朱溫可是帶了三萬人馬來上任的,哪裏把這些人看在眼裏?殺了幾個不聽話的將領,其他人都老老實實的聽朱溫的吩咐了。
可現在朱溫麵臨的問題很是棘手,汴州、宋州連年饑荒,存糧少的可憐,好多百姓連溫飽都是問題,就連大梁城中也不時有麵帶菜色的乞丐到處乞討,隻為能夠勉力活下去。
朱溫歎息了一聲,連大梁城中都已經如此了,那其他地方的百姓還不定成什麼樣子呢!加上黃巢的大軍就在附近的陳州活動,距離大梁很近。大梁城中也是人心惶惶,城外田地大都荒蕪了,因為盜賊四起,百姓們種些莊稼都不夠那些盜賊們搶的。
朱溫了解了情況後,命人四處緝捕盜賊,加強對周邊的保護,並讓鄉間豪富組織民團以自衛,形勢日漸好轉。宣武的百姓無論貧富都十分感激朱溫的恩德,知道宣武軍來了一個好的節度使。
朱溫不但撫民安民,勸民耕種,還四處招募人才,手下雖然也有那麼幾員武將,可卻極度缺乏謀士,原來還有一個謝瞳,現在謝瞳去了成都,被李儇留在了身邊,光靠武將如何管理政事?
且說同州馮翊人敬翔屢試不中,就投靠在汴州擔任觀察支使的同鄉王發,王發詩文也很好,進士出身,在汴州做一個小官兒,也沒有多少俸祿,雖有心支持同鄉敬翔,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敬翔在汴州日漸窘迫,不得不找些營生來以求溫飽,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做體力活肯定不行,就想到了替那些不識字的兵丁代筆寫一些書信賺兩個零錢花花,由於他文筆很好,很多當兵的都喜歡找他幫寫東西,這樣以來敬翔的小日子過的倒也安逸。
後來一些軍官也讓他幫忙代寫一些公文什麼的,甚至有人想招他做幕僚,但被敬翔微笑拒絕。
時間一長,這件事就傳到了朱溫的耳中,朱溫就把王發找來,道:“聽說你有一個同鄉常常幫人寫書信的,不知此人姓甚名誰?王大人何不帶來讓本將軍見識見識?”
王發正想著向朱溫舉薦敬翔呢,卻不知該如何開口,現在倒好,朱溫主動提出來了,怎能不讓他高興萬分?急忙道:“卑職確實有一個同鄉名叫敬翔,字子振。為人聰敏好學,卻不喜讀詩書,卻喜歡讀經史、《春秋》,平日就幫人代寫一些書信為生。”
朱溫心中一動,莫不是後梁第一謀士敬翔不成?
朱溫心中暗喜,表麵上卻淡淡的道:“你明日一早把他帶來我的府上,我要見一見這個敬翔。”
這天朱溫很是高興,因為這個敬翔八成就是曆史上哪個敬翔,後來做到崇政院使的敬翔,這對朱溫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真是缺什麼來什麼。
朱溫滿臉喜意的回到後院的時候,張小惠和韋鳳正在教朱友寧他們讀書識字,朱友寧十分聰明,才四歲就能讀懂不少書了,講起話來還一套一套的。
張小惠見朱溫滿臉是笑的進來,笑道:“大人,什麼事這麼高興啊?”
朱溫笑道:“今天找到了一個天下少於的人才,雖然還沒有見麵,可我知道這個人以後定當能成為我的得力臂助。怎麼樣,這樣的理由夠高興了吧?”
張小惠和韋鳳紛紛道:“恭喜大人得遇良才輔佐,將來出將入相,列疆封侯也在所難免。”
朱溫笑道:“你們兩個就知道說好聽的,你們就不怕萬一我師父大軍打到大梁嗎?現在我自保都是問題,哪裏還想什麼列疆封侯?”
張小惠道:“大人莫要妄自菲薄,慢慢來就是了,哪裏能一口吃個胖子?”
朱溫又跟他們說笑了幾句,又教了朱友寧一些簡單的吐納之法,讓他用心修習,這才回自己的書房去了。他是卻是不想老是麵對這張小惠,因為張小惠不但相貌長的像自己的妻子,就連說話做事也十分相像。說白了朱溫對於原來的妻子確實也有些放不下,是以才會對張小惠也十分的照顧。
可現在張小惠一直住在府裏,表麵上是一個義妹的身份,可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朱溫對這個義妹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感情,這一點傻子都能看的出來。張小惠對朱溫的情誼那更是幾乎是人盡皆知,這一點朱溫也十分了解。
可若是讓他娶了這個跟妻子一樣相貌的張小惠的話,黃穎怎麼辦?畢竟跟黃穎也有好幾年的感情了,還有了肌膚之親。感情的事情最讓人頭痛的,朱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