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楊複光的離間計(1 / 2)

黃巢聽完孟楷的話,肅然道:“朕絕不相信老三會做出這種事情來,我們之所以能夠有今天,能夠打下長安,把李儇趕到蜀中,很大一部分功勞都是老三的,他怎麼會投降唐軍?”

孟楷道:“話雖如此,可在生死關頭,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出正確的抉擇?據說朱溫被王鐸和王重榮、楊複光等三路人馬的六萬大軍圍困於夏陽,夏陽城小難守,為了活命投靠唐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黃巢一轉身,深深的看了孟楷一眼,緩緩的道:“你既然知道朱溫被六萬敵軍困於夏陽,為何不早稟報我?為何不發兵救援?難道你不知道同州的重要性?如今東都已經失陷,如果同州再不保的話,華州和潼關就不可守,後果將不堪設想!”

孟楷心裏一驚,他這時終於認識到當初自己做了一個多麼愚蠢的決定,可他也更加的不敢把事情的真相告訴黃巢。孟楷調整了一下心態,道:“如今朱溫是否降敵還是未知之數,如果冒然發兵的話,恐怕會讓敵人有機可乘,大哥您也知道,如今長安隻有十五萬人馬,想解夏陽之圍,最少要五萬大軍。萬一朱溫已經降敵,裏應外合之下很可能五萬大軍全軍覆沒呀大哥,那樣的話長安必將無法可守的……”

黃巢心中亂極了,他深深吸了口氣,道:“你先退下吧,我想一個人靜一靜。”

孟楷看著黃巢日漸憔悴的麵容,心中暗恨自己當初沒有當機立斷發兵救援夏陽,可現在說什麼都已經晚了,隻能將錯就錯下去了,希望朱溫還沒有降唐吧。唉,即便是嚴實能夠在最快的時間趕赴同州,可身在夏陽的朱溫恐怕也無法脫困,結局隻有兩條路,要麼降唐,要麼戰死。

這時身在夏陽的朱溫也在考慮這個問題,要麼降唐,要麼戰死,雖然他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火藥,可畢竟敵人有五六萬人,現在城中僅有的兵力隻是九千人,根本不可同日而語,而且糧草也已經不多了。在大軍圍城之下,同州人馬也不多,能夠自保就已經很不錯了,根本無法分出人來支援朱溫,即便是有人送糧食來,也定然無法衝破敵軍的包圍圈,現在是有糧食都送不進城來。

朱溫已經盡量減少士兵們的口糧了,士兵們也都知道城中的境況,是以也沒有人出聲抱怨,他們日夜盼著長安方麵能夠派大軍來應援。可長安的援軍卻遲遲未到,甚至根本沒有一點消息。

九千將士日夜輪班守城,城外的敵軍也不停的派小波人馬來騷擾,這仗打了一個多月,城中的箭支本來早就用該完了,包括射出去的箭支朱溫也命人悄悄出城能撿的給撿回來。又弄了一個臨時的加工作坊,把城內的樹木能砍的都給砍了做箭支,城中的兩個鐵匠鋪也被朱溫重金收購了。即便如此,每天能夠做出的箭支依然隻有三千支,隻能勉強夠消耗的。

製作火藥的作坊由於原料不足,每天的產量更是少的可憐,幸虧這些日子唐軍沒有發動什麼大規模的進攻,要不然的話朱溫還真未必能守得住。

其實王鐸能夠聽從楊複光的計策主要是對朱溫的炸彈攻勢有些犯怵,如果他知道夏陽城中火藥儲備不足的話,定然不會同意楊複光的招降之策,定然會果斷命令大軍攻城,和王重榮聯合給朱溫以雷霆一擊。

如今他們六萬人馬圍了人家一個多月愣是沒打下來,說出去實在是丟人之至。

幸虧還有一個愛惜人才的理由讓他們安慰一下自己,如若不然的話,王鐸身為天下兵馬都統,六萬人奈何不了一座小縣城,丟人都丟死了。

這時的朱溫一身重鎧站在城頭,拿著望遠鏡觀察著數裏外敵軍的動向,由於長時間的暴曬,朱溫的臉色變成了健康的古銅色,兩頰也顯得有些消瘦。雖然天氣炎熱,可他們依然都是一身重鎧,以應付敵軍隨時可能發起的進攻,盡管這些天敵軍每一次進攻都是小規模的進攻,最多的時候不過是兩千人,少的時候就數百人,而且每次都是騷擾性質的,打幾下就走,弄的守軍不能休息,隻能輪班守城。

對此朱溫很是頭痛,可敵軍就是沒有出動大批量的人手攻城,雖然這讓朱溫很是納悶兒,卻也是毫無辦法。有心不去理他們的騷擾,可誰知道這種小股軍隊後麵沒有大軍跟隨?萬一被他們攻上本就低矮的城牆,後邊再來一個大軍掩襲,夏陽城必破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