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風趣的將軍(2 / 2)

敵軍隻出動了五千人馬,很是出乎朱溫的意料之外。在他心目中,王重榮既然一下子弄這麼多糧草過河,就一定會有大軍接應,區區五千人馬根本不夠朱溫看的。因為朱溫手中有秘密武器“震天雷”,他完全可以對付比自己多一倍的人馬。

一萬五千人馬在火速前進,騎兵已經遠遠的把步兵拋到了後邊,這似乎根本不符合行軍的常識,是十分危險的事情,可朱溫已經顧不得了。因為現在無論是同州還是長安,最缺少的就是糧食,如果能截獲這一批糧食的話,對大齊來說無疑於雪中送炭。

朱溫也明白這樣無疑於虎口拔牙,危險之極,可糧食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半個時辰後,朱溫在馬上拿出望遠鏡,他已經能夠看到龍門渡口敵軍堆積如山的糧草,而這時從夏陽方向來的軍隊也已經搖搖在望,朱溫用望遠鏡能看到敵軍,可敵軍發現不了自己,這就是望遠鏡在戰場上的作用。朱溫的斥候部隊可以準確的把握情報,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朱溫給斥候部隊分配了不少的望遠鏡。

朱溫果斷的分出七千人馬讓徐懷玉帶領,讓他趁敵人的五千人馬還沒有來到之前先選擇有利地形做埋伏,自己帶著八千人馬去會合張存敬一起到渡口搶糧草。

王重榮的運糧官還正督促著民夫和官兵們把穿上的糧食往岸上搬,卻好像根本沒有預料到危險的接近。

事實上朱溫還是過於小心了,王重榮這批糧食是秘密運出的,根本不知道會被朱溫的斥候發現,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朱溫有望遠鏡這種高科技的東西可以在很遠的距離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而王重榮這時正帶著三萬人馬在後邊趕來,不過距離渡口還有五六十裏路程,他確實是想以夏陽和合陽為據點攻打同州。他的糧草運出河中的時候十分隱蔽,自己的軍隊也是分批出城的,這也是為什麼軍隊比糧草還慢的主要原因。

朱溫聽到身後遠處高昂的喊殺聲、慘叫聲,知道徐懷玉的伏兵和敵軍接應的部隊已經打響了遭遇戰,他根本不用提徐懷玉擔心,用七千人馬出其不意的伏擊五千人,勝負根本沒有懸念。

朱溫知道徐懷玉他們一動手,渡口運糧的敵軍定然也會發現,所以他一聽見身後遠處的喊殺聲,就下令一萬人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向岸邊的運量隊伍,這時大部分糧草已經運來了這邊,僅有一小部分還在船上,對岸已經沒有糧食了。

看守糧草的隻有兩個千人隊,其餘還有八百名民夫,這些人在猛然之間看見朱溫的萬餘人衝殺過來,心中害怕之極,哪裏能夠抵擋的住?僅僅半個時辰的時間,兩千守糧的敵軍已經被消滅了大半,剩下的數百人見勝利無望,都紛紛拋下兵器投降,那八百民夫更是紛紛找地方多了起來,更加沒有勇氣去戰鬥。

這時敵軍糧草船上也已經展開了戰鬥,原來朱溫事先已經派了水性好的兄弟下了黃河,目的就是對付河中的運糧船。

朱溫一邊吩咐眾人收繳降軍的兵器,一邊繼續命人下黃河接應對付糧草船的人馬。一個時辰後,三十艘大船都被朱溫占領。這時身後徐懷玉的戰鬥也已經結束,五千敵軍消滅了三千,另外兩千人見大勢已去,索性放下兵器當了俘虜。在這種亂世,當俘虜沒有什麼可丟人的,隻要能活下去,大多數人都甘願做俘虜。

他們恐懼的是死亡,隻要可以不死,他們對其他的,根本不介意,因為時局如此,他們根本沒得選擇。

那接應的五千人馬帶了不少的馬車,應該正是為了拉河中運來的糧草之用。這一下正好便宜了朱溫,連馬車都省了。正好有三千多的俘虜,還有八百多名民夫,足足四千人,可以用他們來搬運糧草,連人工都省了。

這時的王重榮的三萬人馬距離龍門渡口已經很近了,他剛剛接到糧草被劫的消息,這一下差點兒當場氣的吐血。他十分鬱悶朱溫憑什麼能夠發現自己的糧草隊的,想了半天也不得而知。

王重榮一聲令下,火速向龍門渡口前進,為的就是想看看有沒有挽回大局的希望,可他到達渡口的時候,就聽到朱溫的人馬齊聲喊了一句讓王重榮十分十分想吐血的話:“多謝王將軍借糧,後會有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