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倒黴的李罕之(1 / 2)

朱溫叫來了朱珍、謝瞳、徐懷玉等人都來相陪,擺了一桌豐盛的酒宴,表示對李罕之的賠罪,李罕之這才心裏感到平?了一點兒。酒過三巡之後,李罕之才談到了諸葛爽要加入投靠義軍的條件。

李罕之道:“我臨來的時候逐個將軍曾跟我說,跟這黃王可以,但不能解除諸葛將軍的兵權,其他的都好說。即便是安排個刺史或者防禦使什麼的職位都可以,職位高低無所謂,留著他的軍隊就行了。”

這些也都在朱溫的預料之中,諸葛爽雖然隻有萬餘兵力,可也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他有心投誠,卻又怕黃巢不講信用,當然要把自己的軍隊留在手中,以防不時之需。一旦情勢有變,他還有翻本的本錢,也不至於任人宰割。

就像當初朝廷答應招降黃巢為天平軍節度使,但要黃巢在山東境內解散軍隊,是一個道理,黃巢當年沒有答應解散軍隊的要求也是這個原因。如今朱溫也知道,若真的讓諸葛爽交出軍隊的指揮權,就等於是逼他和義軍拚個魚死網破。

朱溫道:“這一點我可以代為稟告黃王,李兄請放心,不妨先在我營中多住些時日,等待黃王的消息如何?”

李罕之生怕黃巢聽到他的消息之後追究他被俘後投靠官軍的事情,不由尷尬的笑道:“這就不必了,諸葛將軍還在櫟陽等著我的消息呢。你也知道,當年在江南我被高駢擒下,如果不降就是死路一條,當年一同投降官軍的可不光是我李罕之,許勍、秦彥,包括那個鐵漢一般的畢師鐸都投降了,我能怎麼辦?”

朱溫笑道:“這些黃王也都知道,麵對生死的抉擇,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從容應對。不光是你,就算是我朱溫,如果一旦處於當初你們的境地,恐怕也會做出像你一樣的選擇,畢竟生命對於每一個人都隻有一次,隻有活下來才能做更多需要做的東西。”

朱溫說道後來卻想起了在壺口瀑布救人的情境,他想起妻兒擔心害怕的眼神,心中不禁想:“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如果我明明知道會死,還會不會去救那個女孩兒?”他不知道,但直覺告訴自己,他不會,因為他再也不想看見妻子和兒子絕望淒婉的眼神,如果不是那一次的救人,自己現在還在二十一世紀陪著老婆孩子好好的過日子呢,哪裏會到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

其實他到現在為止沒有想明白穿越回到這裏到底是福還是禍,這個混亂的時代對於他來說是那麼的陌生卻又仿佛是那麼的熟悉,更讓朱溫分不清到底是在二十一世紀的生活是一場夢境,還是到了這個亂世後的一切不過隻是一場夢。朱溫也真的怕某一天自己一覺醒來發現這一切不過都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夢境的話,自己將會是什麼感覺?

謝瞳見朱溫端著酒杯呆呆出神,輕輕的拉了一下朱溫的衣角,道:“將軍,你怎麼了?”

朱溫這才從沉思中驚醒,笑了笑道:“沒什麼,一時有些走神兒,大家接著喝,今天一醉方休……”

朱溫當然沒有喝醉,喝醉的是李罕之,五個人灌他一個,灌不醉他才怪呢!

朱溫讓謝瞳帶著諸葛爽的降書進城麵見黃王,可這時的長安城已經不是剛進城時的長安城了。

城中有著十幾萬義軍,還有兩萬多新投降的官軍,他們難免會產生一些摩擦。這麼多人,難免良莠不齊,雖然軍中命令禁止不許欺壓和擄掠城中百姓,可還是有極個別的人鋌而走險,對城中百姓明搶暗奪。城中百姓大多敢怒而不敢言,如此一來就更助長了那些不良兵痞的氣焰,到後來一些本來嚴格遵守紀律的士兵也跟著在集市上公然搶起了百姓的東西。

本就出身綠林的孟楷和趙璋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不知道。一天到晚忙於公務的黃巢卻根本就不知道城中發生的變化。於是城中的情況就愈演愈烈,到最後竟然一發不可收拾。

義軍由於出身貧苦,搶劫的對象大多數都是長安城中沒有逃掉的官員和富商大賈,這也是一些義軍將領沒有加以幹涉的一個重要原因。甚至一些低級將領更是直接參與了搶劫的行動,這就更助長了那些不良兵痞的氣焰。

尚讓由於恨長安的官員殺了自己的大哥,對那些沒有逃出京城的官員更是沒有好臉色,對於手下的兵丁也是不聞不問,任由他們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