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大戰潼關(2 / 2)

張承範的部隊忍受著饑餓膽戰心驚的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第二天義軍又一次發起了進攻,潼關之前的幾道戰壕已經被義軍和趕來幫忙的貧民用土填平,潼關之外的防線已經徹底被摧毀殆盡,齊克讓的人馬也大都跑的不知去向。

雙方激戰了整整一天,黃巢的人馬還是沒有拿下潼關這座雄關天險,可張承範知道自己的情況。關上的箭矢已經消耗殆盡,張承範就命令官軍居高臨下往下投石塊,義軍一時間倒也沒有什麼辦法。

尚讓和林言想起昨天齊克讓的潰兵逃走時而走的禁坑,就商量著是否要從禁坑殺過去。

尚讓咬牙道:“老這麼耗著也不是事兒,我們如今這麼容易打到這裏,多虧了大唐王朝的勤王之師未到,一旦各路藩鎮的人馬及時趕敢到,我們再想拿下潼關,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林言皺眉道:“尚老將軍的意識是我們從這禁坑衝過去?可這條路如此險要,敵軍怎麼可能沒有防守?萬一中了埋伏,可就……”

尚讓打斷他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我們何妨搏他一搏?”尚讓的大哥尚君長當年被捕後,在長安東市的狗脊嶺被斬首,尚讓時刻不忘大哥的血海深仇。這時距離長安路途已經不遠,他報仇心切,是以明知道禁坑中可能有埋伏,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林言還想說什麼,尚讓已經下令道:“李唐賓聽令,你帶領五千人馬從禁坑殺入,無論前方有沒有埋伏,一定要不惜任何代價衝殺過去。隻要衝過了禁坑,之後前後夾攻,潼關唾手可得。”

林言知道再說什麼也都是枉然,也就不再多說,他知道尚讓的大哥尚君長被李儇下令斬於長安東市的狗脊嶺,尚讓也算是報仇心切,自己多說無益,隻能先快馬去向黃巢稟報。

日暮時分,押送糧草的王師會也已經抵達潼關,聽張承範說齊克讓的萬餘人嗎已經經禁坑逃回關內,齊克讓也已經不知去向。王師會大驚道:“張將軍沒有派人把守禁坑?”

張承範手裏本來就隻有不足三千人馬,哪裏分的出人手來,何況也沒有將領可以派,更沒有餘暇想到禁坑,光是潼關這裏黃巢親自指揮的攻勢都已經應付的焦頭爛額了,哪裏還顧得上禁坑?

這時聽了王師會的話,不由的頭大如鬥,他當然也知道“守關而不守禁溝者,守猶未守也”的道理。急忙分給王師會八百人馬,讓王師會把守禁坑。

王師會領命而去,心中不住的向上天禱告,千萬不要讓義軍從禁坑衝進來,要不然可就功虧一簣了。可怕什麼卻偏偏來什麼,等他趕到禁坑的時候,李唐賓帶領的五千人馬已經有一小半人馬越過了禁坑,李唐賓也感到出乎預料之外的容易,一路上根本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

李唐賓有五千人馬,王師會的八百人哪裏能阻攔的住?雙方就在禁坑出口處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這時候禁坑中還有義軍不斷的湧出,僅僅一袋煙的功夫,湧出來的義軍已經把王師會的人馬重重包圍,戰果已經沒有絲毫懸念。

不到半個時辰,王師會的八百人馬已經所剩無幾,王師會本人也多處負傷。

李唐賓卻驍勇異常,親自在戰場上衝殺來去,所過之處血肉橫飛。

王師會見大勢已去,不想被擒受辱,索性把劍自刎,為大唐王朝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李唐賓命一千人馬把守禁坑的出口,自己帶領其餘的人馬殺入潼關之後。

尚讓接到李唐賓派人傳來的消息,也帶領大隊人馬穿過禁坑,繞到了潼關之後。

張承範聽到身後的喊殺聲,知道王師會的人馬還是沒有來得急把守禁坑。禁坑失守,潼關再守下去已經沒有絲毫的意義了,索性鳴金撤兵,帶領殘兵敗將一路向西,往長安方向逃去。

僅僅兩天的時間,雄踞長安之東的最後一道防線潼關天險已經被黃巢的義軍占領。

第三天,也就是臘月初三,之後黃巢命孟楷手下的大將成令環帶領五千人馬把守潼關,自己帶著各路大軍浩浩蕩蕩向長安進發,當天下午日暮時分就趕到了華州。

黃巢的義軍抵達華州城下的時候,忽然感到華州城有些不對,到底哪裏不對,一時也想不明白。猛然看見城頭的大旗上寫著一個鬥大的大字“趙”!

黃巢心道:“華州城中的守將是誰?看上去不像是官軍的人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