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有些不太相信的道:“沒有你說的那麼玄乎吧?如今中原大多數的藩鎮都投靠了義軍,其他各邊疆重鎮道路偏遠,鞭長莫及,遠水救不了近渴,大唐天下還不是我們義軍的囊中之物?”
朱溫歎道:“你想的太簡單了,歸降我們的幾路藩鎮不過是迫於形勢,不得不如此而已,但他們久為唐臣,未必肯真心替義軍賣命,更何況他們大都是一些反複的小人,一旦形勢不利於義軍,他們必將在第一時間對我們倒打一耙,倒戈相向。”
黃穎道:“那我們該怎麼辦?”
朱溫沉吟了一會兒,道:“我也不知道,我隻想能盡可能在義軍拿下長安之前趕到長安,我怕義軍到長安後會出什麼亂子。”
黃穎疑惑道:“有我爹壓陣,能出什麼亂子?”
朱溫搖頭苦笑道:“師父雖然是義軍的總頭領,可他也未必能夠約束的了這麼龐大的義軍隊伍。長安久為帝都,城中繁華雖未必能比得上洛陽,可達官貴人、皇親國戚卻是不少,那些人大多都是豪富之家。義軍大多出身貧寒,他們到了長安之後,定然不會輕易放過那些達官貴人和皇親國戚們。一旦義軍在城中展開了殺戮,再想禁止的話,就未必能禁止的了了。”
黃穎道:“真的有你說的那麼玄乎嗎?”
朱溫沒有說話,總不能讓他說義軍攻占長安後對城中富商大賈、王公貴族們肆意殺戮、擄掠,這些都是史書上早已記載的事實吧?如果這麼跟她說的話,鬼才相信。
黃穎見朱溫不吭聲,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也不打攪他。她已經見慣了朱溫的這種表情,朱溫經常會愣愣的一個人出神,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可她知道他是一個為天下百姓著想的好人,這一點就已經足夠了。
朱溫忽然抬起頭來,道:“穎兒,你說師父會當皇上嗎?”
黃穎哪裏想到過這個問題,思索了一會兒道:“應該不會吧?我爹的性子未必適合當皇帝,當個大將軍倒是不錯,嗬嗬……”
朱溫搖頭苦笑道:“當不當皇上,到時候也未必能由著他,義軍中這麼多兄弟,他們肯追隨師父南征北戰,並不完全是為了天下百姓吧?大多數人想的無非就是能夠得到豐厚的彙報,在師父當皇帝後,他們就成了開國的功臣,可以手握大權,拜官封爵,光宗耀祖。可師父如果不想當皇帝的話,這些人的目的如何達到?那時候他們就會要求師父當皇帝。也隻有那樣,他們才能真正的得到他們所需要的。”
他們一邊談話,一邊縱馬疾馳,黃穎笑道:“那你需要的是什麼?”
朱溫思索良久,歎道:“我不知道,或許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才是我最想得到的結果,我真的不想過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想平淡一些,能夠和心愛的人廝守終生,白頭偕老。”
黃穎聽了朱溫的話,心中高興,喜道:“等我們義軍攻占了長安,推翻了大唐王朝,就讓我爹給我們完婚。”
朱溫心中莫名的有些亂,他知道他們的婚事不可能有她想象中的那麼順利,如果朱溫真的和黃穎成了親的話,曆史肯定會重寫!如果那樣的話,朱溫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投靠朝廷,曆史將如何發展?朱溫不知道,對於既有的曆史,他隻不過知道一個輪廓,也就是一個大概的發展方向,唐朝滅亡是必然的,但不是現在!
朱溫快馬加鞭,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為何這麼想盡快的趕往長安,是真的想改變這最關鍵的一段曆史?是想勸黃巢對即將逃亡西川的李儇趕盡殺絕?昂或是想製止即將大亂的長安城?或許這些都是他想做的,可憑他的力量,是否能夠做到這些?
他不知道,但是他一定會盡力而為,盡量讓大唐王朝沒有翻身的餘地,隻有這樣,才能讓唐末這段紛亂的曆史不會重演。
同一時刻,齊克讓和張承範的人馬吃完了最後一粒糧食,士兵們還是感覺到有些饑餓,特別是齊克讓的部隊更是饑餓不堪。朝廷的運糧隊伍還沒有一絲影子,孟楷的部隊已經離潼關不足十裏。
張承範急忙指揮人馬在潼關布防,齊克讓也在關前擺好了陣勢,等待著孟楷大軍的到來。
潼關可以說是西進關中的必經之路,也是京城長安的最後一道防線,可就憑這區區的萬餘人馬真的能擋住黃巢的十餘萬大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