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朱溫的法製觀和愛情觀(1 / 2)

黃王下旨,令朱溫、張言等人起草義軍軍法,整頓軍紀,黃王麾下大小將官要盡力給予配合。

一石激起千層浪,本來沒有什麼約束的義軍聽說忽然要來個什麼軍法,心中不禁有氣。其他跟隨黃巢的老兄弟也大都心中不憤,兄弟們出生入死為的什麼?不就是為了榮華富貴嗎?如今你搞個什麼軍法,限製兄弟們這不能做,那不能做,那兄弟們哪裏還有跟著我們打天下的積極性?

張言在幾個護衛的簇擁下,一路聽著城中其他軍士的冷言冷語,趕往朱溫的住處。他心中也是思潮起伏,整頓軍紀是必須要做的,可這事兒憑我和朱溫兩人的威望恐怕做不來,義軍中多少老家夥是我等所無法招惹的?

張言一路想著心事到了朱溫府前,朱溫已經在大門迎接,兩人寒暄了幾句後,同入書房商議整頓軍紀的具體細節。

張言道:“朱將軍宅心仁厚,可這次似乎有些孟浪了。”

朱溫肅然道:“義軍日漸壯大,若是沒有一個完整的軍法體係來約束他們,恐義軍難有大的作為,甚至會給百姓帶來莫大的傷害。民心若失,義軍和朝廷的軍閥又有什麼區別呢?”

張言苦笑道:“道理雖然明顯,可這事兒畢竟不是我兩個人可以擔的下來的。”

朱溫微笑道:“你沒有試過,如何知道做不來?”

張言見朱溫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知道他心中已經有了計劃,索性道:“張某資質魯鈍,還請朱將軍明言。”

朱溫道:“其實這次名為整頓軍紀,實際上不過是先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體係,並不是完全針對軍隊,也可以針對平民。法律要公平公正,執法要鐵麵無私,真正做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張言微笑搖頭,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句話雖然從漢代就提出來了,可至今不過是一句空話,王子不要說犯法,就是草菅人命,地方官府還是照樣屁都不敢放一個。”

朱溫道:“我們義軍能夠發展壯大的主要原因是王仙芝提出的‘平均’的政策,可王仙芝兵敗的原因也是因為他並沒有真正的把這一政策貫徹下去。難道我們要走王仙芝的老路不成?想成大事,必先有法可以、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無論你有多大的功績,隻要你觸犯了法律,就要受到嚴懲。”

張言第一次聽到這麼係統的法製建設的理論,一時還有些反應不過來,可心中仔細一想,還真是那麼一回事兒。開玩笑,二十一世紀多少立法人員經過多年的努力,總結了數千年來古今中外的法製建設的成敗而得出的十六個字,當然是字字珠璣,豈能不讓他這個封建社會的落第舉子心中驚歎?

忽然,張言伏地跪倒,給朱溫行了一個大禮,道:“張言替天下萬民謝謝朱將軍,從今往後張言願追隨朱將軍之後,替天下萬民的安康稍盡綿薄之力。”

朱溫趕忙雙手扶起張言,道:“張將軍何須如此,我隻不過隨口說說,以後立法的具體條文還要張將軍多多費心。”其實這句話才是朱溫拉張言過來的最主要的原因。朱溫雖說也了解一些法製建設的道理,可具體的細節問題他就不怎麼懂了,再說了,也不可能把二十一世紀的那些法律照搬過來。

可張言就不同了,他本就是生活在這個年代,對這個年代非常了解,知道怎麼把握當代人的心理。太過激進反而不妙,是以朱溫想把立法的任務交給張言。

張言在軍中地位雖然不是很高,卻也比朱溫的威望大些,如今竟然表態以朱溫馬首是瞻,並非完全是因為張言對朱溫人格魅力的崇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張言能夠看出來這個朱溫絕非等閑之輩,能說出那麼深刻的法製建設理論的人怎麼可能是等閑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