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血洗江陵(2 / 2)

可王仙芝不可能就這麼白白的撤退,臨撤退前,王仙芝的部隊把江陵城所有的錢糧財帛洗劫一空,如有反抗立即格殺。最後一把火把江陵外城付之一炬,江陵城三十萬戶百姓,百餘萬人,能夠活下來的隻有一半,而且個個帶傷。

李福趕到時,隻能看到無數的百姓拖兒帶女、哭爹喊娘的大罵“天殺的王仙芝,不得好死……”城裏的火苗已經串得老高,救火已經不可能了,李福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大火燒了兩日兩夜。剩下的隻有一片焦黑的殘垣斷壁……

消息傳到長安,朝野震驚。江陵城的屠殺,可以說是王仙芝、黃巢等起義後最大規模的一次屠殺,死亡人數達到數十萬軍民。

而朝廷委派的招討使宋威竟然還窩在申州,聽到江陵城破的消息竟然連救援都不敢去,還是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出的兵解了江陵之圍。一石激起千層浪,本來如一潭死水的長安城沸騰了,各方奏折如雪片一般飄到了大明宮,李儇也做不住了。

大多數的奏折都是彈劾宋威年老昏庸,坐擁大軍而見危不救,請求罷免宋威招討使的職務。這次連盧攜都不敢給他求情了,事實俱在,盧攜就是巧舌如簧,也是無濟於事,沒準還會連累到自己,索性也就不開口了。

同一時間,招討使衙門的監軍楊複光也一紙奏折遞到了李儇的麵前,奏折奏稱前些天誘降王仙芝,王仙芝派手下大將尚君長赴申州城外的羅山談判。卻遭到宋威的阻撓,竟然半路把尚君長劫持,謊報與尚君長決戰於申州城外,大敗賊軍,生擒尚君長。如此欺君罔上,請求罷免宋威招討使的職務,並治其欺君之罪。

這罪名如果坐實了,宋威不要說烏紗帽了,腦袋能不能保住還是未知之數。

可惜,因為證據不足,無法坐實宋威的欺君之罪。可中書的宰相們也不是傻子,誰是誰非一目了然,盧攜更是為了和宋威劃清界限,首先提出罷免宋威,鄭畋、王鐸兩人當然不反對。

鄭畋提議讓曾元裕擔任招討使,驍將張自勉擔任招討副使,楊複光依然擔任監軍。老將高駢擔任荊南節度使,坐鎮江陵,阻撓義軍南下。高駢在唐朝,猶如神話般的人物,武藝高強,深通兵法,屬於常勝將軍一類的人物。

李福也因為救江陵有功,加同平章事銜。

王仙芝推出江陵後,又北上申州,他可不怕宋威這老家夥。可他萬萬沒想到,駐紮申州的招討使已經換成了能征善戰的曾元裕和張自勉兩人。

正當王仙芝滿懷信心攻大申州南城時,城中官軍竟然從北城門出城,由招討副使上將軍張自勉從背後偷襲,王仙芝大驚之下慌忙撤軍,義軍損失三千餘人。曾元裕上報朝廷時當然就成了“申州大捷,殺王仙芝麾下賊兵萬餘人……”

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等待王仙芝的,還有更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