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鬆下TC-2950R(MX-2/2A機芯)的整機線路故障分析及檢修經驗
鬆下TC-2950R是日本鬆下公司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推出的鬆下MX-2/2A機芯係列產品之一。其機芯技術的主要特點是采用了具有12C總線接口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AN5607NK。因此,該機運用了12C總線控製功能,並且有較強的前瞻性。該機在設計上共采用了22隻集成電路,它們分別是:
一、無光柵,電源指示燈也不亮
機型:鬆下TC-2950R型彩色電視機
檢查與分析:根據以往的檢修經驗,在“三無”,且指示燈也不亮時,可斷開P83插頭,同時在C817兩端並接一隻100W燈泡,然後,再通電檢查。當按下主電源開關時,燈泡瞵間微紅,+5V電壓僅有3.IV,隨即下降到1.IV,此時燈泡熄滅,這一過程僅有1秒時間。再進一步檢查IC802(STR-S6709)⑨腳,僅有5.0V電壓,正常值應在6.8V以上(標準值8.6V)。再查300V電壓正常,用示波器觀察IC802的①腳,有振蕩脈衝,但正程時間約有20ms,因而說明這時的開關穩壓電源是處於低頻振蕩的保護狀態。因此,這時應主要注意檢查該機的保護電路。
在該機中,待機保護控製,主要是通過P82⑦腳連接主機板電路來實現。但當發生保護控製時,+5V電壓仍正常,並有紅燈指示。而經初步檢查,此時的故障特征是5V電壓僅有1.IV,指示燈不亮。因此,這時的主要任務應首先使+5V電壓恢複正常,指示燈發亮。為安全起見這時應對電源電路進行獨立檢修,即斷開P1B、P82、P83,但此時要在Q806基極與IC804②腳(+5V)之間連接一隻U)kn/+W電阻。
在當整機處於正常收視時,C817的正極端有142V直流電壓輸出,Q806處於導通狀態,由IC803、D829、D803、R837等構成的自動穩壓環路對142V電壓進行自動校正,使其輸出保持穩定。而當整機處於等待狀態時,Q806截止,Q803導通,D810負極端被鉗位於地,IC803失去作用,通過D803光電耦器中發光二極管的電流通過D810、Q803c、e極到地構成回路,從而使其發光強度增大,光敏管導通電流飽和,IC802進入低頻振蕩狀態,+142V電壓下降到40V左右,D808整流輸出電壓也下降到7V左右。同時,因Q803導通,Q802也導通,由D808整流輸出的電壓通過R833、Q802e、c極加到IC804的①腳,經穩壓後仍由②腳輸出+5V電壓,從而保持了CPU控製係統在待機狀態下的正常供電。此時由於+5V電壓僅有11V,則說明穩壓控製環路有故障,應注意檢查IC803、D803等穩壓控製元件。但經檢查未見異常。用電壓表測量Q803集電極和Q802發射極,均有6.2V電壓,這又說明Q802和Q803都處於截止狀態,但此時Q806基極有1.0V高電,平,所以Q806處於截止狀態。而Q806截止時,Q803、Q802均應導通。因此,這時應注意檢iQ802和Q803,將其焊下檢查均未發現異常。而Q802發射極有6.2V電壓,又說明D808X836有電壓輸出,但6.2V電壓又較正常值低許多,因而再查R816、C836等也未見異常。至此,便形成了疑難故障。但通過上述檢查和分析,故障點一定是在穩壓環路及待機控製係統中。
經反複多次尋查,終於發現R833已呈開路性損壞。用22J2/1W碳膜電阻換新後,故障排除。
小結:在R833主要用於在待機狀態下向IC804+5V穩壓器繼續提供工作電壓,以使CPU控製係統繼續工作。當R833開路時,D808整流輸出電壓就不再加到Q802的發射極。但實際上D808整流輸出電壓通過R837、D803、D810、R819、D818也可以加到Q802的發射極。而又由於在待機狀態下Q802截止,開關電源處於極低頻振蕩狀態,使T801次級繞組整流輸出電壓低於正常待機狀態下的電壓值,因而,這就形成了一個R833仍有電壓輸出並加到Q802發射極的錯覺,也就形成了一種疑難故障。這一因R833開路所形成的故障現象,是檢修中很值得注意的。R833在該機中有較高的損壞率。
在Q806基極通過P82的②腳受控於IC1102(MN152810TZN中央微處理器的④腳。當開機時,IC1102④腳輸出0V低電平,Q806導通,Q803、Q802截止。同時,D819正極端接地,起電壓鉗位作用,使通過R837的電壓恒定不變,即給D803提供一個基準電壓,該電壓通過D803內含發光二極管、D829跟蹤比較IC803通過檢測+B(142V)電壓而獲得的取樣電壓,當+B電壓波動時便產生差值,在D803內含發光二極管中產生差值電流,再通過光耦作用去穩定開關穩壓電源的工作頻率,進而起到穩定+B電壓的作用,使整機能夠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