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區文化服務的主要內容
社區文化服務所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例如,科技、文教、新聞、廣福利、影視、文物保護、體育活動等,凡城市文化的方方麵麵,社區文化都會涉及到,但是作為街道,必須根據本街道的條件和實際可能,發展具有本街道特色的文化服務。既要照顧到各個方麵,又要突出重點,不能強求一致,搞“一刀切”。一般地說,社區文化服務應側重以下幾個方麵:
(—)發展社區教管事業,尤其要搞好街道的幼兒教育街道的教育工作,要著重抓好幼兒教育,要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讓轄區內的適齡幼兒都有入園的機會,這不僅是為了解除雙職工的後顧之憂,更重要的是使幼兒從小就能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撫養和教育。專家研究發現,人的智力主要還是後天形成的,是學習、教育的結果。一個人在5歲以前是智力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時期,到17歲基本完成智力發育。如果把17歲時的柯力水平,作為100%,那麼幼兒在4歲時就可以達到50%,8歲時達到80%,剩下的20%是從8歲到17歲之間完成的。據醫學測試,兒童的腦重,3歲就達到成人的60%,6歲達到成人的90%,5~6歲腦電活動所引起的電位接近成人。可見辦好幼兒教有是多麼重要。在街道的教育中應該把這項任務欄為重點,要不斷提高幼兒師資的思想水平和業務水平,提高保育員、教養員的素質,使幼兒在智力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時期,受到良好的培育。
(二)抓好街道的中、小學生的校外社會教育
大中城市的中學和小學,通常是兩市區教育部門直接領導和管理的。街道的任務應側重於中小學生課餘的校外社會教育,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在校內學習的時間比較短,有的學校是,半日製。放學後,自山活動的時間較多,如果家長是雙職丁,家中就無人照料孩子。街道的教育工作,應根據具體情況與轄區內中小學校密切配合,辦好青少年活動站、閱覽室、圖書館宰、遊藝室等各種課外活動場所,盡可能地把青少年吸引到有益於增長知識,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學習和遊戲之中。在節假日期間,可請校外輔導員或熱心於青少年教育事業的離退休幹部和工人通過座談合、報告會、講故事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向青少年學生進行愛祖岡、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教育。
(三)辦好街道的職業技術教育
發展街道教育事業,是普及和提高居民科學文化水平,為街道企業和其它部門培養合格人才和搞好街道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需要。教育是根本,教育要先行。搞好街道教育不僅關係到街道本身的發展,而且也關係到全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街道企業職工的素質一般說來比較低。街道企業的工人大多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缺乏現代化生產所需的科技知識。街道的文化服務工作要針對這種情況,通過各種不同手段提高街道企業工人的科技素質,諸如在街道企業中,要從同行工廠聘請一些既有科技知識又有實際勞動經驗的老師傅,用傳幫帶的辦法提高街道企業工人的科技素質。在企業內要廣泛開展各種科普活動,組織科技講座,有針對性地辦好技術培訓班,或者抽調企業內的科技活動積極分子進行短期脫產培訓,為街道企業的發展淮備必要的科技骨幹力量。
街道企業在競爭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及時掌握科技信息,不斷研製和開發新產品,增強企業發展和創新的能力,從而使街道企業保持較高的生產率和較好的經濟效益。
在當前的條件下,街道的職業科技教育,應以普及為主,通過傳授科普知識和做好科普宣傳工作,使廣大居民養成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積極參加科技活動的風氣,從而為進一步在較高層次上搞好街道的科技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四)建立街道圖書閱覽室和街頭讀報櫥窗
街道圖書閱覽室和街頭讀報櫥窗是向街道居民提供學習文化,掌握知識,了解國內外時事,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必備的文化設施。尤其是對那些退休老人、無固定工作單位的個體工作者以及無條件訂閱報紙的居民,具有特殊意義。街道文化工作者對此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五)開設電視放映室
街道電視放映室是街道的重要宣傳工具之一。通過它可以向廣大居民和青少年選映內容豐富健康、趣味性強的好錄相片,使他們在業餘娛樂中受到啟迪和教育以及接受文學藝術的熏陶。在開始放映之前或中間休息時間,可見縫插針地利用幻燈或自攝的錄相片等來報導街道的新聞,表彰本街道的好人好事,介紹計劃生育情況以及宣傳法製教育等,借以加強居民之間的相互了解,溝通他們之間的感情,從而逐漸形成團結友愛,互助互敬的街道群體。這種電視放映室主要應以社會效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