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是看到田橫在齊地根基很牢固,怕將來田橫在島上坐大,再殺回齊地去釀成大亂。於是命使者帶了詔書,前來說服,說是赦免田王之罪,讓他入朝為官。
那來使在島上幾天,也深以田橫為敬,這田橫,平易親善,體恤下情,不擺架子,日常也著布衣,食粗糧,比起自己的漢王劉邦,真是天壤之別,內心不禁感慨了不知幾番。
眼下,就要回朝複命,他衝田橫一拱手,一揖到地,說道:
“田將軍,事已至此,某再無他言,唯望將軍好自珍重,就此別過。”
田橫辭謝道:“我若接受陛下的詔令,恐怕就要與酈食其的弟弟商同朝為官,可……可是……唉,不說也罷。”
那來使說道,“有道是此一時也,彼一時,將軍您與酈食其本無宿怨,怪隻怪……眼下隻好不說這個。”
“是啊,也怪本王一時氣憤,未能前思後想,做事有失魯莽,以致……自掘後路。自忖愧對漢王,因此不敢奉詔……唯望漢王能體恤某曾與之同舉義旗,共抗暴秦的份上,能允某自為庶人,安老荒島。”
回來以後,田恩,也就是我爸,竟然也坐在屋裏,唉聲歎氣,他說起了酈食其,認為如果不是田王煮了他,現在就可以回齊地去了,畢竟像他這樣的年紀,誰不想葉落歸根?
我對他說,“爹,你還是別想了,那酈食其不過是做了個替罪羊罷了。”
我爸看著我,他不明白,像我這麼大的一個孩子,十七八歲,哪裏會想到這麼多?
在秦末的諸侯大戰中,劉邦因善用人才,漢軍由弱變強,大有一統天下之勢,而齊軍當時雖為小國,卻也以所向披靡。
劉邦考慮如果發兵討伐齊國;即使戰勝也要付出慘重代價,所以他就派謀士酈食,其前往說服齊王。
當時田橫還不是王,在齊國為宰相,他極力擁戴其兄田榮之子田廣為王,田廣和田橫審時度勢,決定歸服漢王,隨即解除了齊地防務。
正當齊軍鬆懈之時,漢將韓信卻引兵東進,突襲齊軍,並一舉攻下了齊都臨淄。齊軍慘敗,田廣和田橫大怒,認為麗士其出賣了他們,當場把酈士其拋入滾滾油鍋話活炸死。
我對我爹說,如今的形勢,田王絕不會再做歸降的打算,你老趁早打消了回家的念頭吧。
我爹聽了半晌不語,他歪著頭問我,“你怎麼會知道這麼多,據我所知,你說的那些事情,沒人和你說過。”
“無情定還記得那日我在海邊熟睡,起來後把什麼都忘掉了?”
“記得。”
“兒那時正遇一高人,那人鶴發童顏、仙風道骨,前知五百載,後知五百載,天文地理無所不通,已收我為徒,將畢生所學傾囊傳授於我了。”
“那麼……你倒看看,今天這事,會是個什麼結果?”
“依孩兒來看,此事並不算完,想那漢王的使者,不出三月,必定回轉。”
“我看未必,今日我見田王早已將那倒黴好言打發,豈有去而複回之理。”老爹不信我的話,我也不多說什麼,早早地脫衣睡下,因為明天,我有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