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周後,良子就開始實施他定下的方案了。而且他在澤生向他所提議的那兩條之上,還多加了幾條。將方案細化,特別是增加了一條獎勵,那就是哪家生了三個女兒以上,若再生了女兒的話,並沒有丟棄或讓別家抱養,就給予補助。
補助的錢從何而來,他都已經想好了。因為有人會被罰,要多納收錢糧,那麼,收上來的這些錢糧就可以用來發補助了。
隻有那些失了怙恃的孩子才可以進“孤兒院”,無論男娃女娃,隻要無人照顧的,都可以送進來。這時,他已把“孤女院”改名叫“孤兒院”了。因為他發現,還是當初小茹說的這個名字恰當。
他在卞鎮的鎮上及卞鎮管轄的十二個村子裏,到處都貼滿了他所寫的告示,並且當日起施行。
他這舉動引起很大的騷動,許多想將孩子抱養或偷偷丟棄的,都不敢行動了,因為要罰錢糧呀。
雖然他引起了許多不滿,但大部分百姓還是覺得他此舉明智,覺得早該整一整這不良風氣了。那些兒子生得多的人家,因娶不到親,則更是嚷著要響應鄭吏長的惠民之策。
當良子在各村搭台訓講時,每次都圍滿了人,村民們見他激情高漲,講起理來條條是道,而且講得痛快人心,都給他熱烈的鼓掌。
雪娘見良子越來越得民心了,她也跟著開心,可每次麵對家裏的困境時,她又緊繃著臉。良子得了空閑時,也會安慰安慰她。隻是最近很忙,白日在外麵跑,晚上還要看書,等他有空來聽雪娘的嘮叨時,雪娘已經睡著了。
良子也知道自家這情況,不能再這樣下去。澤生已經跟他有意無意說過好幾回了,叫他也謀謀生計,把自家日子過好一些。所以,他就想著,等忙過這陣子,就作些字畫拿出去賣吧,說不定也能賣幾個錢。
石鎮的田吏長見卞鎮的良子此舉甚好,也跟著效仿。畢竟良子曾是石鎮上的人,田吏長與他也有些交情,還特意請良子來石鎮巡講。
這一日,良子來到了方家村,在方記鋪子前搭了台。澤生當然第一個給他捧場,給他搬來上好的桌椅,好讓他坐著講,前幾場站著講太累,何況這樣場麵也氣派些。
擺完這些,澤生又趕緊去招呼著村民來圍觀。
小茹還為良子沏上茶,講說多了話會口渴的嘛。
可能是良子經過多場的巡講,他講得越來越流利,用詞越來越精準,手勢也極其自然,神情也越來越自信,看上去還真挺氣派的,跟他以前憂鬱的模樣和瘸著腿一拐一拐走路的尷尬,感覺可是完全不一樣了。盡管他的腿還是和以前一樣,隻是大家現在都忽略了他這個缺陷。
或許,缺陷美是另一個層次的美?
這麼忙活了一個多月,良子終於騰出了時間,作了幾十幅字畫讓雪娘擺攤賣。雪娘一邊賣自己的鞋一邊賣字畫麵,結果鞋子沒賣掉幾雙,字畫倒賣得挺快,掙了些錢,雪娘終於眉開眼笑了。
澤生也將那三萬軍衣的買賣做成了,足足掙了九萬文錢。此時正在擴建鋪子呢,以前的一間雜鋪和一間磚石料鋪,現在已經完全不夠用了。
現在已經開始在雜貨鋪這一間的外邊,多加蓋了一個大長間,足足有以前那一間的兩個大,十分的寬敞透亮。
因為方老爹和洛生在外忙著蓋房,並沒有時間來給他蓋鋪子。何況蓋這樣簡單的鋪子也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小茹就提議找了村裏的老泥匠來幹。
澤生再讓雇來的那幾個人幫忙照看著,他自己仍然要去各縣跑,不過現在不僅是收糧了,還收黃豆。
今年的黃豆果然沒有被蝗蟲吃掉。方老爹和洛生種的那些可都賣了個好價錢。
而小茹的娘家,則靠這個掙了一筆不小的錢,因為何家不僅把自家的地全種上了黃豆,何老爹還將他兄弟幾家的地租來種了黃豆。
黃豆價是六文錢一斤,何家一共收了二千斤,這一下就賣了一萬二百文錢啊。村民們都羨慕他家賭對了,這一下就發了小財。
何家激動地趕忙來向方家報個喜,說來年林生娶小清,肯定能辦得很風光,絕不委屈了小清。還說要修繕房屋,要將林生與小清將來的新房弄得像模像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