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年代久遠而逐漸失傳,由於古代文字繁難,書寫工具不便,史前神話完整流傳下來的較少。但更主要的原因則是曆史家和哲學家的曲解,以致不少豐富美麗的神話故事逐漸變質,逐漸僵化。例如“黃帝三百年”(見《大戴禮記.五帝德》)、“黃帝有四麵”(見《屍子》)以及“夔一足”(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的傳說,《詩經.商頌》“玄鳥生商”的神話,春秋戰國時尚在口頭流傳,而或被歪曲,或被斥?齊東野人之語,極力設法改變它們的真相,加以所謂合理的解釋。特別是古代的“五帝”,秦漢以前,本是一個神話傳說的中心,而司馬遷認?那些百家之說,“其文不雅馴”,刪去許多材料,組成《史記》中的“五帝本紀”,因而許多神話都被曆史化了。這是很可惜的。
古代神話是浪漫主義文學的萌芽,它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很大,一般說,神話的創作基礎是現實的,神話的創作方法是浪漫的。而神話的浪漫主義精神,那種新奇奔放的幻想,?發作家的想象力,提供了豐富的文學題材和藝術形象。例如屈原的楚辭,莊子的散文、阮籍、陶淵明、李白、李賀、蘇軾等的詩歌,特別是小說戲劇如《柳毅傳書》、《張生煮海》、《西遊記》、《封神演義》以及魯迅的《故事新編》等,或采用其故事,或學習其作風,或改編其原作,因而創作出許多更完整、更美麗、更提高、更驚心動魄,富於藝術感染力的新作品來。有的辭賦家、詩家、散文家往往把神話故事載入篇章,形諸歌詠,或用作典故,以充實作品的內容;或借?諷刺,以抒寫作者的情緒;或煉成詞藻,變?精粹的、形象的文學語言。尤其重要的是神話的樂觀主義、英雄主義以及對現實的積極態度,強烈要求改變現實、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鼓舞人們的革命精神,對作家進步世界觀的形成和積極浪漫主義的創作起重要作用。
古代神化是人類社會知識的傳遞,是人們曆史的見證。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走向曆史的輝煌,沒有它就沒有現在的文明,它是我們大家思想的繁衍。它鼓舞著人類的革命精神,讓人類社會一次次地走向文明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