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1 / 3)

李世民在最後幾年裏因為怕死,居然相信了那些騙子道士,最後因為亂吃丹藥而亡,時年才五十歲。李世民一駕崩,諸王都趕回了長安。

之後,太子李治登基,次年改年號為永徽。李世民一死,李愔他們這些皇子的靠山也就沒有了,剩下的隻是一個尊貴的王位罷了。

回到封地之後,李愔還是悶悶不樂,因為現在他已經是無父無母了。而且,新皇登基之後,王府裏的很多官員都換了,比如之前的許典軍已經換成了楊道整。很明顯,這些都是新皇李治的人,而李治又被長孫無忌控製著。這些人員的變化,連鄭薇都感覺出來了,不過李愔卻沒有理這些,本來他就是愛玩鬧,從來不理會這些官員的變動。

因為心情不好,李愔就陰著臉,帶著人馬出去打獵。而新來的典軍楊道整卻騎著馬來攔著他的馬說:“大王,現在打獵有違農時。”

“給孤讓開!”李愔還是陰著臉說。

“大王,現在不是遊獵的時候!”楊道整還是喋喋不休地勸說著。

李愔的耐性也就到盡頭了,跳下馬了,走到楊道整的馬前,一把將他拖下了馬,然後再打了一頓之後,才泄了氣,又帶上人馬去打獵。

但是這件事卻被參了一本,而現在的皇帝也不是他的親生父親了,不會這般容忍他的胡鬧,所以,被一道聖旨貶到黃州去做刺史。

而李愔對這還是很不屑,反正他早就想挪地方了,於是,二話不說立刻帶著一家老小浩浩蕩蕩地出發去黃州。日子還是過得這般瀟灑,長安的局勢變化與他完全沒有關係。

永徽四年,這件事還是發生了,因為房遺愛謀反案,長孫無忌順勢將李恪也牽扯進來,李元景、李恪、房遺愛、高陽公主、薛萬徹、柴令武、巴陵公主等全部被殺。

李恪在離開王府之前,就交代其續弦妻子蘭陵蕭氏,好好照顧孩子。然後就告訴了他的長子李仁,“你身為兄長,無論發生什麼都應該想盡一切方法保護自己的弟弟,照顧好他們。作為兄長,有苦也得自己咽下去。”

然後就從容去到宮裏,李治讓他上吊而死,留個全屍。在死之前,長孫無忌過來了。

“你親眼看見我死才放心?”李恪冷冷地問道。

“我當然是不放心了。”長孫無忌也是冷冷地說道。

“你害死這麼多人!你不會好死的!”李恪一想到高陽他們也死了,就惡狠狠地說道。

“哦,你想知道你弟蜀王的處罰嗎?”長孫無忌突然奸笑地說。

“哼!你根本就牽扯不到蜀王!”李恪冷冷地回答。

“當然,牽扯到了,因為是你的弟弟!他就要廢為庶人,流放到蜀地,他不是蜀王嗎?也是應該去蜀地待待了。”

“長孫無忌!你居然以血緣關係來定罪!你全家都會不得好死!”李恪已經是罵得語無倫次了,因為李愔受到了他的牽連,活著是活著,但是李愔在蜀地一定會死的。雖然李愔身為蜀王,但也隻在貞觀十年去過益州,但是卻受不了那裏的濕熱氣候瘴氣等等,病得一塌糊塗,之後就回長安養了好久。李世民也沒有將他扔得離長安遠了,都是在長安附近的地方。所以,長孫無忌這招是夠狠的,隻是因為李愔是李恪的胞弟,就直接定罪。

“我現在權力遮天,想以什麼來定罪就定罪,我說你有罪就有罪,哈哈。”

“你竊取大權,殘害無辜!你也不會有好下場的!”

而在黃州的李愔,收到聖旨後,勃然大怒,拿起桌子的杯子之類的東西就砸向宣讀聖旨的人,就連左右來控製他的時候,都費了很大的力氣。而鄭薇不想讓孩子看見這些,就將孩子們全趕進去了。

“愔。”鄭薇隻能抱著他,不知再說些什麼。李愔這才無力地靠在鄭薇的身上。最後,把他扶回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