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鎮原來並不叫天龍鎮,叫九丐村,後來改的名字,改的的人就是這大荊朝開朝太祖聞仲。原因也很簡單,九丐村便是這聞仲的龍興之地。
你若問了,為何叫九丐村?這卻是在前朝時期,這個地方呢,實在是窮的緊,十個人裏麵,有九個人是乞丐,三人成虎,口口相傳,便把這個地方叫做了個九丐村。
自打荊太祖聞仲稱帝以來,九丐村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帝王故裏,往來之人也是絡繹不絕,這個地方也因此漸趨繁華。
荊太祖當然覺的這裏已經不適合再叫九丐村這個名字了,於是就把九丐村改名為天龍鎮,以示是自己龍興之地。
而今這裏居然也出了幾家豪門大戶,人丁興旺,那是百業具興,人人安居樂業。
這一天,這天龍鎮來了三個莫名其妙的人,有一個中年道人,看似三十左右,拖著老長的胡子,身穿一個破道袍,麵色紅潤,閑庭信步;另有一個十五六歲的青衣少年,身上背著一個笨重書箱子,箱子看起來沒多重;後邊還跟著一個十一二歲的小丫頭,紮兩個麻花辮子,蹦蹦跳跳,東張西望,一身衣物十分紮眼,一看便知非尋常人家。
這大荊朝自太祖皇帝以來,十分崇尚道教,道士的封冊資格卻十分嚴格,但凡在冊道士,各府衙門至少以四品官製接待,這道人卻是衣著破爛,補丁連連,倒像個行街乞討之輩;那少年身背書箱,箱內卻時時發出聲響,像是瓷器碰撞之聲;小丫頭則一身大富大貴的打扮,看到什麼都很稀奇,卻也隻是看看,居然絲毫沒有買下來的意思,也不像前麵二人開口尋要。
話趕時間,到了正午時分,一老兩少便尋了一間客棧,找一處偏角坐下,點了幾個小菜,或許顧忌到小丫頭,沒有要酒。
待小二去後廚上菜,便聽這道人說:“師弟,你看這小二怎麼樣?”
卻聽那少年微笑答道:"師兄想來考校我起來了,這小二眼睛帶黃,稍有充血,剛剛擦桌子時,左手微微托起右臂,右手小指有微微顫抖,定是手少陰心經穴上的少海、少府有所損傷,卻不知因何所致。"
那道士說:“師弟果然盡得師父真傳。”便笑而不語。
卻聽小丫頭笑道:“坷哥哥,你既然已經看出來那人得的什麼病,給他治治唄!”
那少年卻說:“看病哪有那麼簡單,眼見之處,是為表象,望聞問切盡數用了,方可對症下方。”
小丫頭聽罷咯咯笑了起來,等到小二出來,便叫到:“小二,你過來,快.....過來..”
那小二應聲而至,問道:“三位還要點什麼?”
小丫頭笑著說:“小二,我坷哥哥說你有病,你快讓坷哥哥給你看看。”
這女娃娃年齡不大聲音不小,正午時分客棧人本來就不少,大家聽此言語,竟哄堂大笑。
那小二脾氣竟是出奇的好,向那位中年道士說:“道爺,你這倆孩子童言無忌,您還是多多管教為好,莫要他們亂說話。”
那道士卻說了一句:“我師弟說的沒錯,你確實有病。小二,我且問你,你右臂半月前是不是受過什麼損傷?”
小二果然一驚,問道:“您怎麼知道?上個月有一幫潑皮來鬧事,小的不才,替東家出了把力氣,卻不小心傷了右臂,掌櫃的因此還賞我二兩銀子醫藥費呢!”
道士又說:“自那之後,你雖然治好手臂上的瘀傷,然而,你右臂從肘部到小指卻常常有疼痛、冰麻之感。”
小二此時並沒有接話,不過他目瞪口呆的表情已經證明道士所言非虛。
卻聽那小丫頭說:“你還不快讓我聽葉伯伯給你治治。”
小二如夢初醒:“還請道爺給小的看看,不瞞你說,我一直以為這傷歇幾天就好了,誰知道一連半月都疼痛不止,前天還摔了兩個盤子,挨了一頓臭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