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寶寶如何科學補鈣
消費
作者:一姣
嬰幼兒生長發育旺盛,需要大量鈣。缺乏維生素D也會使鈣元素的吸收減少,不僅使乳牙萌出遲緩,還會導致骨骼畸形。父母要特別注意,3歲以前的寶寶是否缺乏維生素D和鈣。尤其是冬季出生的寶寶。冬季天氣寒冷,嬰兒戶外活動少,寶寶接受日照不足,體內維生素D合成不足,容易維生素D缺乏,進而影響體內鈣的吸收和代謝。冬季寶寶如何科學補鈣
增加飲食中鈣攝入
從食物中給寶寶補鈣是媽媽們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補鈣方法之一。冬天寒冷,寶寶的胃口一般都比較好,所以媽媽要多花心思讓寶寶吃更多含鈣高的食物。添加了輔食的寶寶,媽媽可以把雞蛋打散、豆腐搗碎,做成湯,或把蝦皮和碎青菜熬成菜粥,鮮香味美,利於吸收。也可以把魚肉弄成泥,豬血切成小塊,和著豆腐、青菜、蝦皮,煮湯、熬粥,這樣補鈣的效果也會很好。當然,奶製品也是鈣的最好來源之一,如配方奶粉、新鮮牛奶、酸奶、全脂奶粉等均是營養成分較完善的食品,所以也是補鈣的首選食品。另外,冬天即使給寶寶補充熱量,也不要讓他們吃太多油炸食物,因為油炸食物會增加鈣排出,這點尤其需要媽媽注意。
服用鈣劑 人體不能自行合成鈣,必須依靠外界供給,所以適當給寶寶服用鈣劑也是補鈣的有效途徑之一。一般來講,5個月內的嬰兒,每日鈣攝入量應該在400毫克;6個月到1歲者,每日鈣攝入量為600毫克;4-10歲兒童的鈣攝入量為800毫克。媽媽們可以用寶寶每日所需鈣量減去食物中的含有鈣元素量之後,按需補充。另外在選擇鈣劑時,一定要注意選擇鈣源安全,沒有或少添加的鈣劑產品,以保護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增加戶外活動 補鈣對於寶寶來說並不是多喂鈣劑,鈣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維生素D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多曬太陽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因此冬季沒風的天氣,上午9點後不妨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曬曬太陽。由於陽光中的紫外線大多不能穿透玻璃,所以隔著窗曬太陽影響效果。
冬季是孩子缺鈣的高發季節,媽媽要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及時、正確、適量地補鈣,才能做到給寶寶有效補鈣,並促進骨骼對鈣質的吸收。
寶寶補鈣注意事項
寶寶補鈣注意補充量 寶寶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對鈣的需要量也不同,這裏所指的是鈣元素的量,而不是鈣片的量。顯然,不少媽媽在給寶寶補鈣時沒有分清這兩者的概念,以為寶寶吃了鈣片就算補鈣了。事實上,媽媽應該把鈣製劑中含鈣元素量核算出來,並結合從食物中攝取的鈣量,來決定寶寶服鈣的量。因此媽媽選購鈣劑時,請注意包裝上的規格說明“相當於鈣元素xx毫克”。
鈣源不同效果不同 目前市場上兒童服用的鈣劑琳琅滿目,不同的鈣劑含鈣量相差甚大,如葡萄糖酸鈣含鈣量為9%,乳酸鈣為1 3%,醋酸鈣為23%,碳酸鈣為40%。碳酸鈣由於含鈣量高,在胃酸充足的情況下,溶解度遠高於其他鈣製劑,故已成為國外鈣製劑的主導產品。1989年美國藥典藥物情報(USPID)中介紹常用的16種口服鈣製劑中,有10種為碳酸鈣片。因此相比之下,媽媽選擇以碳酸鈣為鈣源的鈣劑可以達到更好的吸收效果。
不要忽視維生素D 鈣的吸收少不了維生素D的協助,維生素D的作用是讓鈣從腸道充分吸收,同時保證體內的鈣不會從尿裏流失。維生素D的獲取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從食物獲得,但量很少;二是通過曬太陽。對於小寶寶來說對維生素D的需要量多,但通過食物獲取和接觸陽光的補充卻十分有限,因此媽媽可以選擇含有維生素D的鈣劑,以確保補鈣與維生素D同進進行,更好地發揮補鈣的效果。
補鈣時間要有所選擇 很多家長在給寶寶補鈣時,常常會把鈣劑混在奶或食物中,其實這樣反而會影響到補鈣的效果。比如在吃飯時服用鈣製品,混在食物中的鈣隻能吸收20%。總之隻要寶寶胃裏麵塞了太多食物,效果通常不太好。因此建議媽媽給寶寶補鈣要與早、中、晚餐間隔半小時以上。同時應挑選一小勺水就能衝服的鈣產品,小劑量不會給寶寶的小胃造成過重的負擔,且易吸收。每次給寶寶服用鈣劑可以量少一點,分成多次服用,這樣可以保證一天當中很多時間都有鈣的補充,減少一次性大量服用鈣劑,因無法完全吸收而造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