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用途和功能的不同,主機係統可以分為工作站和服務器。工作站和服務器的配置要求不同,這是由網絡軟件係統和應用環境的需要決定的。工作站的配置要求相對較低,服務器的配置要求相對較高。
網絡服務器的作用。
文件服務。網絡用戶可以從服務器上下載文件。提供文件服務的主機稱為文件服務器。
打印服務。網絡用戶可以使用連接在服務器上的打印機設備打印自己的文件。提供打印服務的主機稱為打印服務器。
通信服務。網絡用戶可以通過服務器與其他網絡用戶通信。提供通信服務的主機稱為通信服務器。
電子郵件服務。網絡用戶可以和服務器之間交換電子郵件(Email)。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的主機稱為郵件服務器。
WWW服務。當網絡用戶使用瀏覽器軟件打開服務器上的多媒體文件時,我們說該用戶正在使用WWW(WorldWideWeb)服務。提供WWW服務的主機稱為WWW服務器。我們上網使用的就是WWW服務。
網絡工作站是指從事上網操作的主機係統。網絡用戶通過操作網絡工作站使用網絡,完成自己的網絡工作。網絡工作站常常簡稱為工作站(Workstation)。
按照配置的不同,工作站可以分成以下四類。
第一類,商用台式個人計算機(含筆記本)。
第二類,無盤工作站(DisklessWorkstation)。
第三類,網絡計算機(NetworkComputer,NC)。
第四類,移動網絡終端(MobileNetworkTerminal)。
網絡適配器(NetworkAdapter)是主機係統與局域網之間的硬件接口,因此,網絡適配器又稱為網絡接口卡(NetworkInterfaceCard,NIC),簡稱網卡。網卡可以看作是主機係統的組成部件,也可以看作是局域網在主機係統中的延伸,它的基本作用是把主機係統總線與通信介質連接起來,在主機和通信介質之間發送和接收數據。
由於局域網通信介質的長度都有一定的限製,例如,以太網中粗同軸電纜的最大長度是500m,細同軸電纜的最大長度是185m,雙絞線的最大長度是100m,因此,當主機之間的距離大於一定數值時,就需要中繼器延長通信介質的距離。
集線器具有兩個功能。第一,實現中繼功能(它實質上是一個多端口的中繼器);第二,可同時接多台主機,因此,它被形象地稱為Hub。
集線器的類型。
按照端口數目的多少,可以把Hub分為8口Hub、16口Hub、24口Hub和48口Hub四種。
按照總線帶寬的大小,可以把Hub分為10Mb/s、100Mb/s和10M/100M自適應Hub三種。
網橋的作用是互聯兩個局域網。
網橋從端口接收來自於端口相連的局域網主機發送的信號,進行解碼和拆裝得到局域網數據,然後把它們存放在數據存儲器的緩衝區內。網絡協議實體對幀進行合法檢查。如果幀有差錯就將其丟棄。對於有效的數據,如果數據的目的地位於源主機所在的局域網上,則將它丟棄;如果目的地不在該端口連接的網絡上,則查閱站表,以確定目的地址所對應的網橋端口。如果找到對應的端口,則把幀從緩衝區中讀出,轉發給該端口;如果找不到,則向所有端口(除源端口)廣播該數據。
交換機是由網橋發展而來的,它相當於一個多端口的網橋。交換機的最初用途是連接局域網,使局域網的網絡規模得以擴展。交換機還具有提高局域網性能的作用。
路由器是比局域網交換機功能更豐富的互聯設備。當要互聯的局域網之間需要對信息交換施加比較嚴格的控製時,或者把局域網通過廣域網與遠程的局域網互聯時,一般采用路由器作為互聯設備。
路由器之所以功能更強,原因在於路由器的互聯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三層(網絡層),而局域網交換機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計算機網絡體係結構是解決計算機網絡問題的理論方法,也是研究和開發計算機網絡的思想方法。因此,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絡體係結構也是學習計算機網絡的有效方法。掌握了體係結構的相關概念後,才能具備交流計算機網絡的語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