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17k小說網】首發,不管是看盜版的還是正版的書迷,敢不敢加群:373136562
敢不敢給個評論。
敢不敢給點貴賓。
左邊那個就是太史慈早見過了,而右邊那個應該就是武安國了,這武安國的外貌很張飛很像,都是一臉絡腮鋼針須,身高八尺多,虎背熊腰,四肢發達,隻是臉沒有張飛那般黑,他還是那種正常的黃種皮膚,站在那邊眼睛溜溜的看著我傻傻的微笑。
這武安國我對他也有些了解,聽說他是戰國武安君白起的後人,而這武安國,本名武飛鶴。自幼癡迷武學,爭勇鬥狠,十六歲時家鄉經常有山賊擾亂,他曾埋伏在家鄉的一個富戶家中,在山賊到來之時,用柴刀劈死山賊頭領,左右擊殺數十人,殺的眾山賊落荒而逃,在場人無不驚駭。此後他便離開家鄉尋師,拜隱士童淵為師,並與張任,趙雲成為同門師兄弟,童淵見武飛鶴力大,教其使錘,而教張任和趙雲槍法,數年後拜別師父與師弟。下山後,途中眼見天下百姓疾苦,深感國家之腐敗無能,遂立誌安邦定國,為天下蒼生請願。為表決心,改名安國。投身於北海太守孔融帳下,孔融見而泣之曰:“吾得安國,如劉邦得樊噲耳!”後來武安國取北海千年玄鐵,鑄成大鐵錘一雙,重百斤,名“轟天錘”。
有人說,武安國應該姓武安,其實他是姓武,名安國。不過很多人都把武安當作複姓叫順口了,我這裏就使用複姓了。
“三位請起,坐吧!”我指著客廳的椅子說道。
“謝大將軍!”孔融三人同聲道。轉身過去正襟而坐。
“三位來幽都也有不少時日了,本王前段時間也沒空接見幾位。幾位在幽都住的可舒坦?”
“多謝大將軍關心,承蒙大將軍救濟,否則我們逃難而來,恐早流落街頭了,這幽都繁華昌盛,美酒更是饞人,孔某都有些留連忘返了。”孔融對這我拱手謝道。
“是啊?大將軍,我來幽都發現這裏的美女都水嫩水嫩的,可是我上去勾搭,人家都嫌我太瘦,而且我看了幽都的風雲樓裏,弄了個什麼天下英雄榜的,大將軍的畫像居然掛在第一位,看著一群美女整天在耳邊嘮叨大將軍哪裏帥氣,大將軍哪裏霸氣,都夢想著當小妾,居然沒人看上我,太打擊人了,現在見到大將軍,才發現,原來大將軍果然是既年輕英俊,既龐大無匹啊!”武安國見孔融說完,就是一口氣把在幽都的抱怨給爆發了。
“天下,不是讓你少說話嗎?你這是…”太史慈聽著武安國的抱怨,要不是在王府,真想一巴掌把他拍飛了。在人家的地盤,當人家麵說人家胖,這不是找抽嗎?在幽都胖就是帥,知道不,唉。太史慈一臉無奈的看著武安國道。
“子義無需如此,本王又不是老虎,又不吃人,武安將軍這直爽的性子,跟我手下軍長張飛相似,本王喜歡。隻是眼看就要過年了,你們沒打算回家團圓嗎?”我阻止了太史慈繼續生氣,又問他們道。
“我家老母,我也有些年沒見了,唉!本來我當年因為殺人,避禍遼東,後來看獻帝死了,天下亂了,才回青州,剛好又碰上袁紹進犯,之後我受孔大人之命,就來幽州了,一直未能與老母相見,不知道現在可好?”太史慈聽了我的話,傷感的說道。
“子義,你說你怎麼不問我呢?你老母都是我在接濟,隻是現在被袁紹的人控製了青州,就不知道什麼情況了。”孔融見太史慈一臉的憂愁便說道。
“如此多謝,孔大人這些年的照看了。我真是感激不盡啊!”太史慈對著孔融謝道。
“孔大人,怎麼看你這表情好像並不想念青州的妻兒老小啊!”我看著孔融,逃難而來,也沒想著找我出兵去救人,還整天留戀幽都的美酒,真是的奇怪,這些大儒不是很重視孝道嗎?
孔融想都沒想就道:“有什麼好想的啊!我自己過得好就行了,他們的死活與我何幹,父母於子女無恩,妻沒有了可以再娶,孩子沒有了可以再生,而我孔融隻有一個,如果不小心,因為回去看他們而死了,建安七子就少了一子,漢朝就少了一個名士,如此,不是為國家的損失!” 我突然想起了在網上無意中看到孔融的另一麵,曆史上孔融為了自己的聲名,敵軍攻到城門了不僅不去督軍備戰,反而還在家裏裝作鎮定自若的看書,等到敵軍攻入城後,留下妻兒不顧,就自個兒逃走,最後妻兒全部被殺死,特別是他提出的《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我就想過去拍死他。還是孔子的後人的呢!真是丟光了孔子的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