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於客氣了,今後隻要你聽令於大將軍,可保南匈奴一族平安無事!”呂布說道。
“此是當然,今後我族全憑大將軍照拂!不知我族可為大將軍做些何事,以報今日之恩?”於夫羅小心地問道。
“單於無需多慮,今後南匈奴與並州其他百姓同為大將軍治下,隻要每年出戰馬五千匹,青壯兩千人即可!”陳宮說出了的報價。
於夫羅聽完之後,在心裏仔細算計一番,覺得整個南匈奴部落十餘萬人,一年出五千馬匹和兩千青壯尚可承受,便爽快地同意了陳宮的要求。
“大將軍在我等臨行之前特意吩咐,今後南匈奴部落與並州同氣連枝,一榮俱榮,共同抵禦和防備北方鮮卑人。為了顯示並州誠意,今後南匈奴各部落每向並州提供一匹戰馬,大將軍賞酒仙美酒五壇;每向並州提供一名騎兵,大將軍賞酒仙美酒十壇!”為了將南匈奴徹底綁上並州的戰車,陳宮開出了讓於夫羅十分意外地條件。
老實說,陳宮就是一毛錢不給南匈奴,就憑近日裏呂布帶著天狼精騎砍瓜切菜一般地雷霆手段,於夫羅也不敢拒絕楚雄征人征馬的要求。憑空地多出了這一樁天大地好處,於夫羅和各部落新當選地首領自然是千恩萬謝地答應了。
“多謝,大將軍美意,至於哪些投降的叛逆,就交由將軍處理了。”夫於羅看漢軍並不來幹涉草原的事,心裏可是樂歪了。
由於羌渠單於已經表明了態度,所以怎樣處理放下武器的休圖部和須卜古都候部,就由天狼軍的主帥呂布來決定了。
古來在對外征戰中處置俘虜一般有三個方法,一是全部殺掉,這種做法極其殘酷,不過勝在操作簡單不費腦筋,而且對戰敗方的打擊也是極其沉重的,戰敗方往往要一二十年才能恢複元氣;二是明碼標價,讓戰敗方將俘虜贖回,這種做法雖然能在短期內獲得不少好處,但弊端也很明顯,戰敗方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恢複相當的戰鬥力,就長遠來看,這種做法是得不償失的;最後一種方法是,非常大度地將俘虜全部放掉,這種做法其實是最愚蠢的,這樣做是典型的要麵子不要裏子,戰敗方基本上不用花費任何代價就能恢複元氣。可悲的是,咱們國家在幾千年的曆史中,絕大多數是采取最後一種方法。
不過休圖部及須卜古都候部的降軍問題,並不完全等同於外族俘虜問題。因為南匈奴在大多數時間是完全臣服於大漢的,並且此時南匈奴的夫於羅單於及其所屬不僅算是漢臣,更是大將軍楚雄的屬下。所以南匈奴幾部降軍在相當程度上可以當作內戰的降軍來處理。而處理內戰的俘虜,最普遍的方法就是收編。
關於這個問題,陳宮在來擔任軍師前,就在軍事學院培訓過,當時,主公已經授予了主帥臨機決斷之權,不過需要軍師認可。
在這裏需要說明一點,在天狼軍中,隻有楚雄有權利收編並擴充軍隊,這是為了防止某些將領擁兵自重而采取的預防措施,當然,如果楚雄任命的元帥就可以跟軍師協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編或者擴充軍隊。
對於怎樣處理兩部降軍的問題,呂布在與陳宮稍作商量後決定,在這六萬匈奴俘虜中甄選出符合天狼軍要求的青壯年,單獨編成軍進行訓練,待整體達到要求後再加入天狼軍的戰鬥序列。當然,此事在執行的同時,還得上報楚雄。
呂布的決定不禁讓夫於羅鬆了口氣,他最擔心的情況就是,天狼軍將這些俘虜殺了了事。畢竟都是自己族人,怎麼忍心看著無數人被屠戮。
做了這個決定後,呂布當即命人將六萬多匈奴俘虜暫時關押在休圖王的駐地內。具體的收編工作要過幾日才能展開。
現在楚雄的軍隊分為三個類型的軍名,一個常備軍,就是專門守衛邊疆的,有二十萬人,直接由最近的駐紮的軍長管轄。一個是天狼軍,專門負責戰鬥的機動部隊,有十五軍左右。一個是地方軍,這個就是相當於衙門和民兵,平時管理治安,民兵也相當於預備兵,有無數,不過都是吃自己家裏的,不會給楚雄造成太大影響,隨時會轉換成常備軍或者天狼軍。當然更多的人是希望加入天狼軍的,因為建功立業的機會多,而且死亡的概率還很小,這些年來死掉的天狼軍也不過兩三萬人,這對於幾十萬人的天狼軍來說真的可以忽略了,死了隻能說你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