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歆又對我說道:“主公,我與那幼安乃是好友,那幼安乃是一名清流。品誌甚是高雅!他雖才華蓋世,可是卻尊聖人言,崇尚黃老之道,無為而治,獨善其身,不願為官。雖然我不能為主公勸說幼安來投!可我卻能安排主公和幼安見上一麵,隻要主公能從萬民的福澤出發,使那幼安相信主公,可能還有一線的希望,使幼安投奔主公。”
當下,我便委任華歆為漁陽太守。華歆大喜過望,當下抱定了誓死跟隨楚雄的決心。並答應自己去把邴原找來。
兩日後,華歆帶了一人,來見我。這人便是邴原,邴根矩,我便也生命他為遼東太守。
之後,華歆便著手安排我跟管寧見麵。
這管寧,姓管,名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遠祖是春秋時代的賢相管仲。這管寧,也是自幼家貧,可是管公卻自幼好學,飽讀經書,不慕名利,甚是清高!這管公也曾於邴原,以及龍首平原人華歆,共同求學。相傳,管公與華歆在求學之時,‘鋤園得金’那華歆還曾看上一看,再行拋棄,而管公卻是視金如視之如瓦礫,對那黃金不屑一顧,實在令人欽佩!而後來更有和華歆‘割席斷交’之美談!現在這管公從中原避禍而來,見我幽州乃是一方樂土,在代郡擇荒地築廬而居,旬月而成邑。管公經常給人間道:‘講詩書,陳俎豆,飾威儀,明禮讓’。自己雖然不多談政事,可是管公卻言傳身教,育化一方的百姓,現在臨近管公的幾村鄉民,皆稱其為管公,而不言其名。這管公可是一個有大德行的人。
我命從人去請郭嘉前來商議,我自己則和華歆在這裏一邊聊天,一邊等候郭嘉得到來。
不多時,郭嘉到了。這小子老婆不娶,老是躲妓院。
我把管寧的事和郭嘉說了一下,並表明了想招攬他們的意思。
郭嘉一聽,心中大為歡喜,心說:不錯!主公現在就開始會主動招賢納士,果然是大有作為的樣子。?郭嘉稍微有些皺眉道:“主公,您能有此意實在是非常得不錯!?那管公不愧是一個賢者!以身為例,無為而治。流民相聚其鄰,旬月而成邑,鄰裏之間,感管公的教化,明禮儀,而少糾紛,實乃令人,知而生敬也!我以前如何的打聽都是對管公的讚揚之聲,實在是找不到此人的半點弱點。實在可以說是一個完人!我們可以請子魚和根矩一起去,也許,可以讓二位好好勸勸,可能有招攬管公的希望!”
我聽郭嘉也是如此的推崇管寧,不禁對管寧更是神往,可是我也不禁得質疑起管寧完人的身份來!突然想到兩句現代的名言,不禁脫口而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郭嘉看到我在歎氣,便信心十足的對我說道:“主公,不必掛念,嘉有辦法能幫著您把管幼安說服!”
求收藏!求鮮花!求凸凸!求貴賓!求點擊!求評論!求打賞!求打扮!求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