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太守大人,救命之恩,我可以以後再報,我現在還沒有打算出仕。”郭嘉從容的神情頓時消失不見,麵龐上滿是驚訝的神情,他不明白站在他眼前的人為什麼打聽了他的名字和出處之後,便當即決定將他拉進他的陣營了。他不是不打算出仕,他隻是不想隨便跟一個庸主而已。
我看著郭嘉驚訝的表情,知道他心裏不願意為我做事,“郭嘉,我知道你有大才華,也有大報複,相信我,我能給你一個展示才華,實現報複的地方。就這麼定了,以後你就我的郡丞,我知道你有一個老母,我馬上派人把他接過來。”
郭嘉也就十六歲,聽到楚雄強製把他留下當官,還把自己母親拿來威脅,火氣頓時冒了起來。心想,不就是去當官嘛,去就去,誰怕誰啊,等我當了官,不攪你個天翻地覆,就不叫郭奉孝了,他心中下定決心,便再沒有說話了,而是站到了楚雄身旁,默認了楚雄的話。
俗話說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郭嘉一介書生,更是胸有溝壑的人,自然看得出不能與對麵的胖太守爭論,因此默認了楚雄的話,沒有繼續爭辯。
旁邊關羽看得心驚不已,沒想到主公還有如此霸道的一麵啊!看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就強製留下了。
不過這樣也好,剛毅果斷,這才是霸主之資!
曆史上,郭嘉是一個叫戲誌才臨死時推薦給曹操的,戲誌才活著的時候,郭嘉沒有出山,反而是戲誌才死後,郭嘉作為接任戲誌才的接班人才出山,這郭嘉的能力就不用去懷疑了,隻是郭嘉跟戲誌才兩人,不知道誰更優秀,不過兩人誰勝誰負,已經難以知曉了。
就如同郭嘉與諸葛亮一般,郭嘉死,諸葛亮出山。
戲誌才,郭嘉,諸葛亮,三位頂級謀士,戲誌才和郭嘉是曹操的謀主,兩人沒有交集,作為曹操帳下的謀臣,兩人根本沒有較量的機會,而郭嘉和諸葛亮一樣,一人死,一人出山,也沒有相互爭鬥的機會,沒有碰撞出火花來,自然是難分勝負。
因此,我聽到郭嘉的名字之後,又詢問了他是哪裏人,確定眼前的人是曆史上曹操的謀士,當即將他拉到帳下,根本不容郭嘉拒絕。
大好機會在前,我可不會學什麼劉備三顧茅廬,亂世當中,不是敵人,就是朋友,此時不把郭嘉握在手心,以郭嘉的能力遲早能夠迸發出耀眼的光芒,到時成為自己的敵人豈不是虧大了。
留下,皆大歡喜。
不留下,我隻能暗中讓郭嘉消失。
而郭嘉心中所想我哪會不了解,他郭嘉嘴上答應留下來,心中卻不以為然。
隻是,他留下了,以後就身不由己了。
一入江湖,身不由己,我覺得這句話非常的有道理,就好像郭嘉選擇了留下,同時還存著觀望的心思,隻是留下了,他還跑得了麼?
我讓人把郭嘉帶去給簡雍把他安頓好,給他配備了官印,官服,讓他下去好好休息,準備上任,我還另外派二十個虎衛保護他!當然這也是為了監視他,在他沒有真心認主之時,他就不會有真正的自由。
之後我也安排人去穎川接郭嘉母親,說好了要接,當然要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