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在臥室裏睡著美容覺,突然被門外陳到吵醒,說有要事稟報。
我便起床去了客廳,緊接著,便見虎衛押著一個青年人過來,陳到道:“主公,此人在府外鬼鬼祟祟,用意不明,被我等拿了,還請主公發落。”
我也是疑惑,仔細打量了一下青年人,見其身著葛布麻衣,明顯並不是世家大族之人,身高七尺餘,容貌雖然平凡,目光卻是炯炯有神,不過此刻,麵對麵色凶悍、配備兵刃的虎衛,青年人顯然有些緊張。
我疑惑:“你是何人?在府外徘徊做什麼?”
“大…大人,我…乃…扶風人士馬鈞…因好奇前段時間何人給的水車構造圖,想跟那人討教學習,後來打探到那人便是太守大人,我在考慮是否請求拜訪求見,沒想到卻被抓了。”青年人明顯有些口吃,說話結結巴巴的,不知道的人,可能還認為對方是緊張!
“馬鈞?”我聞言一驚,難道此人便是三國時期最富盛名的機械明家之一的馬鈞,馬德衡。
“你可有表字?”我急忙確認道。
馬鈞聞言有些奇怪的了楚雄一眼,雖然疑惑,卻不敢隱瞞,答道:“在…在下表字德衡。”
馬鈞,字德衡,扶風人士,年幼時家境貧寒,又有口吃的毛病,雖不擅言談,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由於馬鈞長時間居住鄉間,比較關心生產工具的改革,並且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曆史上,曾再現指南車,創造過龍骨水車,並且將諸葛亮的連弩進行改造,將之威力增加五倍。
馬鈞在手工業、農業、軍事等方麵有很多明創造,是三國時期最優秀的機械製造家,就是在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曆史當中,也不多見,堪稱一代機械大師,當時,有位叫傅玄的文學家曾稱讚他說: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但由於封建統治階級沒落,馬鉤的許多明創造沒有得到重視。
他的一生,從少年到老年,一直不得誌,雖然他曾作過給事中官,但他的工作仍然受到阻撓和蔑視,技巧一直未得到順利展的機會,盡管文學家傅玄曾幾次在魏國貴族安鄉侯曹義、武安侯曹爽那裏推薦他,也還是沒有受到重視。
傅玄對此感慨頗深地說:馬先生的巧,雖古時的公輸般魯班、墨翟,以及近代的張衡,也比不過,但公輸般和墨翟都能見用於時,張衡和馬鈞的一生卻不能揮其長,真是最可痛心的事。
由此可見,馬鈞是位優秀的明家,但因封建社會的緣故,也是被埋沒的古代明家。
我確定了馬鈞的身份,腦海迅速閃過關於馬鈞的資料,我是在圖書館看到的,那時對他挺佩服的,當然還有一人就是華陀,馬鈞也許在古代並不很出名,但在後世,卻是頗受關注,關鍵便是在於他的各種各樣發明,能迅提高了農業、軍事的效率,是位難得的人才。
我有些興奮,如果將這人收入帳下,再加上自己一些先進的知識,定能為自己未來旗下產業提高數倍的效率,念此,我親切道:“原來是德衡,德衡來此可是為了尋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