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當初製定九鼎,采集天下精華,淬煉萬千龍脈,凝聚人族氣運,使得九鼎成為了人族的鎮族氣運,保護九州氣運不失。
劉伯溫斬龍,但斬的卻是小龍,於九州氣運來說無傷大雅,短則幾十年,多則百年,被斬龍脈皆可複原。
劉伯溫想通這一環節後,便回宮稟告朱元璋。
“愛卿走訪天下山川,斬卻龍脈,為朕大明江山,建立不世功勳。不知這斬龍之事,進行的如何了?”
劉伯溫答道:“回陛下,斬龍進行的尚可,但是所斬龍脈俱是小脈。於我大明萬年江山永固來說,毫無作用!”
“這是為何?”朱元璋問道。
“回陛下,此事皆是因為,我九州之地,有一神器未曾毀去的緣故!”
“是何神器?”
“禹王九鼎!!!”
“大禹王鎮守九州的九鼎?此物上古之時,便流傳甚廣,但是此物蹤跡全無,想必已成傳說!”朱元璋皺眉道。
劉伯溫:“但是若要永固大明萬年江山,必須毀了大禹王的九鼎,否則九州氣運不失,我大明永遠無法鞏固萬年江山!”
“不知這九鼎有何造化玄奇,愛卿非要毀去此鼎?”
劉伯溫答道:“回陛下,禹王當初造這九鼎之時,便凝聚我人族氣運在上。還有諸天神仙佛陀化身在上,守護九鼎,鎮守九州氣運不失。陛下若想破解天下風水龍脈,必須找到九鼎,破解九鼎氣運,斬三龍,方可安枕無憂!”
“不知是哪三龍?”
劉伯溫道:“下斬地龍,使世間無靈氣;中斬獸龍,使世間無鬼神;上斬天龍,使人仙不可往來!”
劉伯溫所言,不亞於晴天霹靂,一重接一重劈在朱元璋的心髒上。
“此三法,果然玄奇!”
劉伯溫道:“這也是保我大明萬年江山所必須的舉動,九州之地,曆來是仙佛道統紛爭之地,仙佛覬覦良久。若毀九鼎,不亞於與仙佛作對!唯有斬地、獸、天三龍,方可徹底斷絕仙佛與人間的‘天維之門’隔斷仙佛去路,方可安枕無憂!”
朱元璋大喜過望:“若此法成功,朕必會大大嘉獎愛卿之功!”
“謝陛下!”
旋即,朱元璋擬定聖旨,昭告天下,尋訪禹王九鼎!
也許是天數如此,曆代無數人難以尋訪的九鼎,終於被朱元璋獲得。這也代表著人族有史以來,最為屈辱的種族曆史,提前種下了因果!
毀去九鼎不僅破敗了九州氣運,而且破敗了人族氣運。人族氣運不足,九州氣運不足,終使後來西方列強來犯,使得泱泱大國,造成百年屈辱!
話說朱元璋尋訪到了九鼎,便命劉伯溫前來‘斬龍’劉伯溫以風水玄術為引,斬斷九州龍脈氣運,功成之日,漫天仙佛震怒,紛紛施展神通,欲來人間,但是地、獸、天三龍以斬,仙佛無法來至人間,此事隻得作罷。
劉伯溫斬龍之日,天地風雲變幻,天地震怒,天降血雨,雷霆怒吼,隱隱間似有哀泣的龍吟響起,回蕩九州!
朱元璋雖說心事以了,但是冥冥中始終感覺到有一雙無形的眼睛在看著他,心中總是有些不安,隻得在心中自我寬慰。
劉伯溫雖說斬卻九州大地龍脈,但是終究忽略了一件事,那便是內患已無,外患仍在!九州龍脈盡數破去,不用擔心有氣運在身的人皇出世。但是化外之地,卻被劉伯溫疏忽,可能他也覺得,化外蠻夷之眾,不識聖人教化,粗蠻不堪,不足為慮,但是終究是忽略了這一層。致使後來,九州人間皇權,被外族所竊,近乎整整三百年!
……
待得青辰講完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鳳嫣然道:“難怪此地,靈氣如此稀薄,原來是有這麼一層因果在其中。”
“這便是因果循環,沒有惡因,哪來的惡果?”
“這劉伯溫雖說是一凡人,但是能夠施展如此玄奇之術,也算是一代異人了!”鳳嫣然笑道。
“凡人之身,嬴弱不堪,壽元短短,不足百年!劉伯溫斬龍,雖說是穩固一朝江山氣運,但是他不知其中因果,妄自沾染無量因果業力!試問曆朝曆代,有哪一朝能夠永久不衰?周朝姬姓江山,也僅僅享譽皇權八百年,這已是人間富貴之極!那朱元璋出身並非正統,能以乞丐和尚的身份,登臨大寶,本該知足!安安分分的享譽近三百年的皇權氣運,但是凡人貪心本就是天性,貪心不足之下,才有此一念,妄斬龍脈!但是人力最終到底是無法勝天,螻蟻就是螻蟻,小小之身,又怎可撼動天地大道?孰為可笑!”青辰不屑道。
“唉,這天下生靈,誰又能像我等聖人一樣,能夠看穿事情因果?哪怕有時因果變化,連那聖人也不知曉!”鳳嫣然歎息道。
“這便是‘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