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淩煙不喜歡嚴厲刻板的老師,所以她目光柔和地看著台下的大臣們談論了良久,才問道,“大家現在討論得怎麼樣了啊?哪一位愛卿來說一說吧。”
下麵議論了兩句,最後還是決定由禮部侍郎馮得力來說。
“皇上,臣等以為,這一次的中秋宮宴非常重要,為了順應革新之象,不可再依照以前的樣子去做。”
嗯,這話倒是不錯。
“馮大人,你說得很好,朕也這麼認為,但是有句話,並不是隻要是以前的都不可以去用,而應該說以前的不需要非要去遵守。就是說,我們怎麼做,並不取決於這是新的還是舊的,而是取決於這樣做本身好不好?不能因為前人一直那樣做,我們也要那樣做,當然,也不能那是以前用過的方式,不管好還是壞,我們就要摒棄。”
話說出來,不知道是太激動了還是什麼原因,諶淩煙才發覺自己的表達方式竟然如此糟糕。
正擔心這繞口令一般的話讓下麵的大臣們聽暈了頭,卻聽到下麵大臣們紛紛稱讚著“皇上英名”諸如此類的話。
看來大家的理解能力也還不錯嘛。
“那你們,有什麼具體的點子嗎?”
以往的中秋宮宴,都是由禮部來操持,前兩次皇後娘娘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現如今,皇後娘娘不在,就連禮部尚書薑聞也被關押著。
這些大臣們以前隻管到時候帶上一些禮品前來參加宴會就可以了,沒想到皇上非要讓他們說點什麼建議不可。
從來沒有過活動策劃的大臣們倒是都挺活躍的,文縐縐的兩個說我們可以在禦花園來一個曲水流觴,有個年輕的官員,是今年的武狀元,說是想要進行一場比武大賽,然後讓皇上將文武百官送的禮品都編上號,讓獲得冠軍的人抓鬮,抓到什麼號的禮品,就將這個禦賜給這位冠軍……
禮品這一環節,大臣們雖然都覺得有些出格了,但是諶淩煙卻不以為忤,說到時候,如果這比武大賽如果真行得通,這樣子一個獎賞方法也很不錯啊。
因為每一次給人賞東西,可是將諶淩煙為難死了,隨便一點的情況還好,若是這一種大型的宮宴,哪個拿了獎賞出去不說道說道,要是賞得太過奢侈,別人就會說當今的皇上怎麼這麼奢靡浪費,如果賞得不夠體麵,人家還是會暗地裏說皇上的不是。
想來隻要是知道皇上有可能會將自己送的東西賞給別人,他們自然會準備最合適的東西帶了來。
既要實惠,麵子上也要過得去。這一幫文臣武將在官場上混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自然知道應該怎麼做。
諶淩煙越想越覺得這個方法可行,便叫過陌語來,低聲對他說道,“剛才吳大人說的話,你可要記下來,這個非常重要啊,宮宴的時候給大家賞賜東西,朕就指著這個了。”
提出比武大賽和抓鬮賞賜皇上的東西這般膽大建議的人,叫做吳不明,是這一年新晉的武狀元,現在的職位是兵部侍郎,而以前的兵部侍郎賀賢,已經將他升為了兵部尚書。
張敬之犯了大罪,若不是原來的兵部侍郎一力挽回,不知道哪損失還會有多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