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六宮的上空響起了沉重的鍾聲,大薛宮裏原本最為清淨的宮殿愈加顯得肅穆。小小的院落裏有淒淒咽咽的聲音傳來,聽不出真切的悲傷。她伸手輕輕推開那扇有些斑駁的褐色的門,有些木然地,去看榻上那個如花殘敗的人。
那對粉色的子嗣綿長翠已經戴在她枯槁的雙腕上,色澤明亮,隻是再也襯不出人的生氣。
德懿太妃薨了。這個後宮裏有太多被忽略掉的人,她們的逝去不過如禦花園裏凋謝的花一樣,花開花落,賞花的人沒有了,花的開與敗也如同自生自滅,再也無人問津。
“太妃夜間醒來時,見著枕邊的手釧,精神頭很好,還一直問起皇後娘娘。”
“為何不傳?”
“回皇後娘娘,皇上下的令,夜間不得叨擾鳳棲宮……”宮女的語氣有些遲疑,聽得她眼角一跳。
“知道了。”她的聲音沉沉傳來,不帶一絲情感,“太妃說些什麼了麼?”
“太妃看似心情鬆快,隻問娘娘何時來過了。後來便一直看著那手釧,還讓奴婢給她戴上,太妃還念叨著什麼,‘皇後娘娘想必已經放下了’……”
放下了,是啊,隻有有過共同經曆的人才會有同樣的體會。德懿太妃知曉她的心思,可是這宮中連這樣一個人,也逝去了。她不過是一個處於富貴權力的頂端,卻一無所有的人罷了。
德懿太妃的喪禮辦得極是簡單,因為接連著國喪不出半年,許多儀式還不可按照後妃之禮進行,最為主要的,是德懿太妃沒有子嗣。
先皇唯有先皇後有出,其餘妃嬪無一順利孕育皇嗣。即使承寵多年的德錦貴妃與唯一產下過皇子的德懿貴妃。
北六宮的先皇妃嬪們皆帶著一種無言的悲戚前來守靈,那些女人們好似提前看到自己的身後事是一種怎樣的淒清與哀涼。傷感化作淚水,不知是在替德懿太妃歎惋還是預先悲苦了自己的命運。
處理完德懿太妃的事情,已經是七日之後。不過一副棺塚,原先的繁華便皆已消失不見。皇帝給了恩賜,封為“孝端康德懿皇太妃”,陪葬皇陵。這已經是天大的恩賜,可是即使這般,又能代表什麼?德懿太妃短暫而又惋惜無靠的一生,便這樣結束了。
德懿太妃的薨逝給北六院帶來了久違的不安,這樣多的妃嬪,都是先皇遺下的沒有子女孤苦無依的女人。她們像是籠子裏接近死亡的鳥兒,褪盡了繁華,孤苦地等待著這一生就這樣終了。
德錦太妃也因此鬱鬱寡歡,終於在德懿太妃出殯後的第二日病倒在榻。這個曾經極盡先皇寵愛的女人,這個曾寵冠六宮,權位僅僅在太後之下的女人,終於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悲涼。
天氣漸熱,院中小池塘中幾朵蓮花悄然綻放。即使在清冷如斯的北六宮裏,該到來的季節,也還是到來了。
德錦太妃明顯不複從前的傲然,眉眼間充滿了落寞的神色。聽見宮人傳喚皇後娘娘駕到時,掙紮著坐起身來。
諶淩煙依禮,喚了一聲“母妃”。說不上有什麼情感,或許是因為從前她諸多為難的,又或是有德懿太妃的和善在前的緣故。見了她,總有一種疏疏離離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