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龍想都沒想說道:“當然是最北麵,大軍全都集結在最北麵,如果冒頓趕來,我們可以馬上組織有效的抵抗。
眾人點頭,是啊,冒頓想回來就一定路過北麵,反正是一定要打,不如先在北方布好防線。
大家都覺得程文龍安排得當,當下都對程文龍這個指揮官放心了,程文龍馬上安排向北方集結之事,事情宜早不宜遲,早做安排總是好的。
三天後,各國軍隊各自出發向北趕,到約定地點集合,然後一路向北趕去。
冒頓這次確實是誌在必得,他也做了很多準備,自從聽說程文龍在草原上之後,冒頓更加積極的聯係起當地人來。
當地有兩個民族,鮮卑和烏桓,這兩個部落原本都是東胡的盟友,但後來出現分歧被東胡王打得逃往這裏。
兩個民族也是非常彪悍的馬上戰士,到了這裏後形成聯盟,對這裏的小部落做了統一,慢慢的在這裏休養生息,現在已經非常的強大。
冒頓逃到這裏後,馬上跟這兩個國家拉上了關係,冒頓的意思是很明顯,想要聯盟,日後一齊瓜分草原。
兩個民族也都是野心之人,聽了冒頓的意思後欣然應允,現階段,三家關係非常的好,還處在密月期。
兩個民族的當家的也都是剛繼承的年輕人,鮮卑族現在領導人叫“郝連拔”烏桓的叫“軻比能”
兩人都是年輕上位,都是年輕氣盛之人,現在聞聽冒頓準備打回去了,都興奮得不行,他們本就彪悍,對生命從來都看得很輕,但對傲視草原傲視大漠卻向往不已,兩人立即附合冒頓的決定。
冒頓現在兵力十五萬,鮮卑郝連拔的兵力有八萬多人,烏桓的有十萬有餘,三家合在一起也有三十多萬。
三人誌得意滿,他們認為,他們的騎兵所過之處,敵人都將化成飛灰,他們簡直是無敵的組合。
事實上這些人也不是盲目的自信,這三人都有著堅韌的性格,鐵血的手段,都有一股子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韌勁。
這三人中除了冒頓跟程文龍交過手,他們二人連程文龍是誰都不知道,他們的直覺裏,漢人都不堪一擊的,這些種地的民族怎麼會是他們這些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的對手呢?
他們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一生都渴望著上戰場,渴望的是騎著馬在大漠在草原上呼嘯而來,滿載而歸,你要讓他們安定的生活上一段,會把他們憋出病來。
再看漢人,一生都渴望有個安定的生活,一說打仗了就愁得能把頭發愁白,這樣的民族,怎麼會是他們的對手?
所以兩人很自信,就等著打下草原後跟冒頓三分草原了。
冒頓卻不這樣想,雖然他上次是在客場敗了程文龍,但他一點都沒有在這方麵找原因,能打敗他,就是有著非同尋常的能力。
冒頓和程文龍的一戰是冒頓長這麼大敗得最慘的一次,以前在草原上他號稱草原第一勇士,上位短短幾年就占領了大小二十多個國家,在草原上竟從來沒曾一敗。
可是去中原後就把這個神話給打破的,程文龍以淩厲的手段痛打冒頓,打得冒頓一路的倉皇逃跑,更可恨的是,冒頓逃到了草原上還不算完,程文龍竟讓人把冒頓一直趕出草原以北千餘裏,如果不是突然有事,冒頓最後一定是兵盡人亡,冒頓這一年多都被仇恨燒得痛不欲生。
所以,冒頓不敢小看程文龍,看到兩人一付自信的樣子,冒頓也不打擊兩人,反正要開戰,打擊不如鼓勵。
但話說回來,冒頓這次的信心也是不小的。
他這十幾萬人中有一半都配備了大象,這也是冒頓最大的王牌。
這種象一頭上邊能坐三個人,坐一個人的話還能放一台小型弩床,實在是騎兵的克星,加上有鮮卑和烏桓的加盟,冒頓覺得這次一定能大敗程文龍,奪回自己的一切,當然,還有程文龍身邊的女人。
這三家聯盟中都有一項殺手鐧,冒頓的是象騎兵,鮮卑士兵都騎馬,但這些人的箭非常厲害,他們常把箭頭泡在一種有馬糞和各種草配成的水中,這種箭射在人身上,人的肉就會爛,根本就治不好。
而烏桓的殺手鐧則是甩刀戰,這些人的彎刀後麵是帶著鐵鏈子的,能把彎刀長長的甩出去,收發自如,不用近身就能用彎刀殺人,實在是非常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