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龍看著張良身後的猛男,心裏明白了一些。
果然,張良看著程文龍說:“殺秦王。”
程文龍搖頭不同意:“張良,你一介書生,憑什麼殺秦王?”
張良指了指身後的猛男說道:“一個月後,秦王要出行,到時就是他命喪之時。”
程文龍看著張良說:“張良,活著回來,別管成功還是失敗你都是英雄!”
張良嗬嗬一笑:“程先生,張良去了!”
張良說完帶著猛男走了,程文龍大聲喊道:“弟兄們,準備出發了!”
秦王這次是真怒了,他沒想到自從在趙國一敗,天下竟出了這麼多事,先是陳涉領著幾個農民組成的隊隊伍挑戰秦國,接著又傳來楚國舊將項家招兵。
本來燕國主動示好,秦王還是非常高興的,畢竟這證明,秦國對其它國家還是有震懾力的,秦王等著燕國前來送圖割地的人等了好幾天。
不想等來的卻是荊軻這樣一個悍不畏死的殺手,如果不是隨從的秦舞陽臨時露怯,嬴政說不定就讓荊軻給殺死了。
而荊軻麵對嬴政的不屑和將要來臨的死亡仍然神態正常,這更加加深了秦王的怒火,命人把荊軻首級掛在鹹陽城頭示眾,並馬上準備攻打燕國。
這樣的決定,在秦國很多人反對,但麵對嬴政的鐵血獨裁,沒人敢跳出來說話,隻得積極準備。
嬴政這次仍命王翦主將,章邯為副,帶領著四十萬秦軍,計劃繞過趙國,直撲燕國。
秦王命令,不惜代價一定攻下燕國,別人可以死亡,但一定要活著的太子燕丹。
大軍攻下燕國後就地駐守燕國,等待下一步軍令到來。
嬴政的計劃也是攻下燕國後,就派兵從鹹陽出發,兩邊夾擊趙國,趁熱打鐵,拿下趙國,至於魏國,嬴政根本不在意,趙國如亡,魏國不過是伸隻手就可以打翻的。
如此一來,身在齊國的程文龍就被完全孤立,嬴政不怕程文龍出兵攔截,如果敢來,嬴政決定給程文龍個驚喜。
齊國,程文龍低頭對著季申科說著什麼,季申科連連點頭。
接著程文龍一拍季申科的肩,季申科帶著一個小隊百十來人,先大隊人馬出發,急奔趙國邊境。
緊跟著,韓信帶領兩上混合集團軍上路了,而趙國李牧,已經集結了二十萬人馬,在趙國準備完畢,就等著韓信前來會合。
程文龍單人一騎,已經出發直奔趙國。
王翦這次行了個偏線,大軍從鹹陽出發,到櫟陽突然轉向,大軍向西南前進。
王翦想繞個半圓,一路擦著趙國邊境而過,他們的目的是燕國,不想跟趙軍遭遇。
王翦他們行軍行得非常辛苦,一路上遇山開路,見河搭橋,所以走得非常慢。
韓信帶著大軍到了趙國,和李牧彙合後,程文龍簡單的讓大軍休息了一下,就命令大軍急奔邯鄲西北方向。
李牧和程文龍都沒跟隨大軍前去,大軍走後,二人就眉頭緊皺坐在李牧的將軍府開始低聲商談什麼。
程文龍不隨大軍去,是因為他要等季申科,約定等待的地方就是趙國李牧府地,而李牧沒去,是因為他的細作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事。
李牧細作回報,這次秦軍步兵裏,有大約十餘萬人身背黑布套,細作們看不出是什麼。
而大軍中間,更是有無數的載重車輛,全都蒙得嚴嚴實實,而且這次騎兵極少,大多數是步兵。
又據燕國方向的細作回報:燕國大軍這些天已經集結完畢,看樣子是想跟秦軍一拚,為將者竟是太子燕丹,從動向看,燕軍極有可能出城迎戰。
程文龍聽完這些大感奇怪,秦軍放棄了一向引以為傲的騎兵,這次竟以步兵為主力,難道秦軍有了什麼犀利的武器?
再說秦軍這樣堂而皇之的從趙國邊境地越過,真不的怕齊軍和趙軍聯合阻攔?還是秦軍已經有了什麼防備?
程文龍越起越覺得不對勁,心也慢慢的沉了下去。
再說燕國動向也不對,以燕國的實力,呆在城裏以逸待勞才是根本,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和秦軍一拚的能力,而現在燕丹的動向竟是發兵出城,難道以燕國的實力,還想跟秦軍打個遭遇戰?
程文龍越起越不對勁,可又怎麼也想不明白秦軍為什麼突然換步兵為主力,難道他們竟造出了火槍?程文龍越想越有可能,心裏一陣陣害怕。
火槍旅是齊軍最為犀利的武器,而趙國出了數萬騎兵,目的就是為了對抗秦軍騎兵,可現在得到的消息竟是秦軍根本沒出動多少騎兵,讓程文龍一拳打在空氣上,找不到了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