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課堂 大話題(1 / 1)

卷首語

作者:

30名學生,3位老師,1個話題,這是一堂非常有意義的課。

汽車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麻煩,從1896年發生第一場車禍開始,至今全球已經至少有2500萬人死於車禍。車禍已經進入危害人類的殺手榜前列。

在中國,車禍的殺傷力顯得尤為強大。在日常生活中,車禍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仔細想想,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有不止一個熟悉的人死於車禍。有人做了一個數據比較:在中國駕車比在伊拉克執勤更加危險。

是車不夠安全嗎?C-NCAP自2006年8月開始實施,至今已經測試了157款車型,成績由最初的2星級、3星級較為普遍發展到目前3星級罕見、4星級少見、5星級普遍的狀況,車輛安全性的提升非常明顯。今年下半年,繼Euro NCAP、US-NCAP改版之後,C-NCAP新規則也將實施,車輛獲得高星級評價的難度明顯提升,同時也預示著車輛的安全水平將越來越高。車越來越安全了,但死於車禍的人數卻沒有明顯下降。

一位在日本有過開車經曆的朋友說:日本的馬路很窄,車道也比較窄,甚至會有一種稍不留神就會偏離車道的感覺,然而車速卻很快,因為你不必擔心什麼地方會突然竄出一輛車,前方的車輛也不會隨意變道。遇有車流交彙,誰先走誰後走都有明確的規則,大家執行得也非常好,一般不會有“搶道”的現象。禮貌讓行非常普遍,並且能夠得到對方“閃兩下大燈”的感謝問候,無論是讓行還是被讓行的人心裏都非常舒服。

中國的道路交通環境令人頭疼,拿一個車流量較大的十字路口為例:左轉占直行、直行占左轉的占道現象很普遍,臨時變道、加塞兒更是屢見不鮮,大大影響道路的通行能力;如果信號燈失靈那就更麻煩了,車流很快就會結成一個很難打開的“疙瘩”,駕車者的情緒也因此十分焦躁,製造擁堵的同時也為安全埋下了定時炸彈。

在各種汽車展會上,小販手中的安全帶扣這種“三無產品”居然很有市場,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老外們詫異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中國人“聰明”,中國人對安全的漠視可見一斑。

提高交通安全意識並不是一句口號,在中國有著更加實際的意義。由於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很多人接觸汽車的時間並不長,對汽車安全的認識還很淡薄甚至存在很多誤區。作為汽車媒體有責任多做正確的宣傳和引導。

作為以汽車安全為特色的專業汽車雜誌,《世界汽車》在4月舉辦了3期“汽車安全大課堂”活動。清華大學的張金換教授、C-NCAP管理中心的劉玉光部長和江淮汽車的陶其銘總監3位“老師”,從學校、行業和企業的不同角度為全國90位汽車媒體記者“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汽車安全互動交流課。

越來越多的人將“交通事故零傷亡”作為努力的終極方向,期望將來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能夠像遊弋的魚群一樣,可以自由避讓而不發生碰撞,這雖聽起來如天方夜譚,但作為夢想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