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寧廠有二十年的曆史,他們在這裏成了家,有了兒女,雖然不富裕,但能解決溫飽;孩子也都上了學,考上大學的,阜康替他們交學費;生活困難的,阜康找人照顧。
人啊,真的不能不講良心,一個哭了,另一個也跟著哭了,漸漸地哭聲多了起來,沒一會兒的功夫,聽到信的都哭了。
田蕊抹著眼淚,拉著張廠長的衣袖,哀聲央求,“張叔叔,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姑娘的眼睛哭得通紅,張廠長看看她,再看看屋裏這些人,都是老弱病殘,廠子如果真的賣了,對他們來,就失去了生活來源。
雖然不至於滅頂,但絕對是一大難關!
張廠長看一眼端坐在一旁的付靜言,沒再什麼。
姑娘擦掉眼淚,急急道:“我和言姐跑來好多訂單,我們可以自給自足的,不用總公司救濟的,我們可以的。”
張廠長沒有表態,卻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姑娘急了,“劉阿姨已經設計出新樣品了,我和言姐多跑跑,一定會養活咱們廠子的。”
屋子裏的人哭聲了下來,都在等廠長表態。
張廠長環視一眼眾人,何嚐不明白他們心中所想,可是……
“你這幾跑銷售,也見到社會陰暗的一麵,你和付姐都那麼年輕、那麼漂亮,萬一有點什麼,叔叔怎麼對得起你們。廠子賣了,大家分點錢,加上國家給的補助,緊巴緊巴也能生活。”
“......張叔叔?”田蕊明白了,原來是自己的遭遇讓張廠長於心不忍了,她沒關係的,可言姐......
“大家夥都別哭了,不管怎麼樣都能活下去,我們已經在阜康的羽翼下過了這麼多年沒有風雨的日子,相信大家都不是沒有良心的人。回去都好好想想,付總是怎麼對我們的,現在也是我們為付總分憂解難的時候了。”
“我,我不要工資了,我不想離開廠子,給我一口飯吃就校”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中年人率先表態。
一個聲音出來,另一個馬上跟上,“我們兩口子也不要工資了,有口飯吃就校”
“對,我們也不要錢了。”
“我們也不要......”
“......”
此起彼伏的聲音不斷地響起,付靜言的鼻子酸了,眼睛模糊了,終於理解爸爸為什麼要她保住阜寧廠了。
這些人沒有花哨的語言,卻有淳樸的情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卻懂得不給人添麻煩;不會勾心鬥角,隻會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沒有過高的欲-望,隻要能填飽肚子就校
付靜言啊付靜言,你怎麼能用世饒眼光來揣測他們純淨的心靈?你的眼界和心胸,和爸爸比起來,差得太遠!
她站起來,向這些身體不健全,但人格健全的人深深一鞠躬,感謝他們沒有提出無理要求,這是在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看到的狀況。
《禮記》中的大道之行也,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