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風雨在左 幸福在右 33(2 / 2)

付靜言嚇壞了,她最怕的就是爸爸有事,怎麼會故意刺激他?醫生的警告她聽進去了,臉色不好化妝遮蓋,心情不好不去醫院,決不讓爸爸產生負麵情緒。

付敏正什麼風浪沒有見過?他隻是心疼女兒才犯得病,女兒這麼努力,他絕不能拖後腿。

外麵什麼情況他閉著眼睛也知道,根本不用女兒明,待他情緒穩定後,隻吩咐一件事,那就是阜寧玩具廠,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

爸爸還躺在病床上,可以和外界斷了聯係,可付靜言就是能從爸爸的神情上看出他什麼都知道了,一陣陣心酸。

雖然她沒有,但是,擅自做主變賣公司的事情爸爸肯定猜到了,要不然不能單拿出阜寧玩具廠事。

知父莫若女,付靜言明白爸爸的意思,重重點頭應允,承諾一定會保護好那裏的工人,不讓他們受到一點傷害。

爸爸的身體很虛弱,不了幾句就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可他還是那樣善良,自身都不保,還念念不忘那些工人。

剛接手公司的時候,財務部的劉總就告訴她,阜寧玩具廠這些年的受益都是負數,一直是總公司在填這個窟窿,現在最好的產業都轉讓了出去,剩下的那幾個產業隻能維持各自溫飽,總公司拿不出錢來支援阜寧。

劉總把現狀給她分析清楚就出去了,難題留給她一個人解決。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阜寧那塊地皮占據開發區的黃金位置,真的是寸土寸金,地皮賣掉就是很大一筆錢,完全可以緩解目前的難題。

而且,阜寧隻是一個廠,職工人數不過百餘人,把地皮賣掉,按照合同法給予他們補償,也就完事了。

最不濟也可以整體搬遷,到遠離市區的北郊重新買一塊地皮也可以,就是太麻煩了,玩具廠的職工都是殘疾人,很多都在附近居住,廠子一旦搬遷,安置就是一個大問題。

如果沒有爸爸的囑咐,付靜言在無奈之下確實會這麼做,可是不行,阜寧廠建立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安置這些殘疾人,為了不讓他們受到歧視,才在東郊買下地皮,把他們集體安置在這裏的。

如果她那麼做了,爸爸這一生做下的善事都打了折扣,她不能讓爸爸落人口舌。

付靜言合上手裏的文件,做出一個大膽決定,她要去阜寧,親自把業務抓起來,爭取早日實現自給自足。

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她一個隻會花錢,給少了還會噘嘴的姑娘,哪知道怎麼轉虧為盈?想賺錢,難啊。

阜寧廠的職工可能是因為自身的原因,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加上常年倚靠總公司,養成一定的惰性。

他們隻需要把接到的訂單加工出來,連送貨都不需要他們,自有總公司的人來幫忙。

這樣雖然保護了他們不被世人歧視,但也讓他們缺乏進取精神,所幸做出來的產品質量很好,在D市也有一定的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