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坑(2 / 2)

夜半時分,兩人躲在暗處,沒過多久就見一團紅光閃過,兩人定睛一看,就見一個小孩爬在井邊,兩人大吃一驚,這麼小的娃娃到底是如何拖動牛羊的,就見這嬰兒滿嘴細齒,口水長流,想都不想的一頭紮進了古井裏麵。兩人再不遲疑,快速取出修道之物,將那古井封住。沉入地底,從此之後這村莊才一片安好。

三人聽著先生把這故事講完,卻也並不驚險。顯然這先生不說話已經久了,講起故事還沒有謝非瞎掰來的精彩。

“這都過去幾千年了,我就不信怎麼還就不能在長出幾顆來了。”老吳又是問道。

“極陰之地.....難尋。”先生又是輕輕的搖起頭來。看的老吳一陣頭暈,這先生要本事有本事,要人品有人品,可就是這羅哩羅嗦的不讓人喜歡。

“那也得試過之後才知道。”

老先生回過頭來,看著老吳堅定的眼神似乎是有所動搖。

“好吧,極陰之地.....我倒是.....知道。。還有一個。”

“在哪我們立即就去。”說著老吳掙紮的就下床,腳一沾地卻是‘哎吆’一聲。

“重慶奉節.....小寨天坑。 ”

老吳聽了卻是一愣,‘天坑’這麼霸氣的名字。

天坑屬於一種喀斯特地貌,又稱大型的喀斯特漏鬥,

四周陡峭,坑口直徑和坑深大於100米,稱為大型天坑,在50—100米之間為小型天坑,其坑底有一個以上排水洞,坑底一般較為平坦。

我國已發現的大型天坑有52個,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如廣西、貴州、重慶、四川等地,其中世界規模最大的是重慶奉節縣的小寨天坑,從深度和容積兩個指標看,小寨天坑均為無可爭議的世界第一大天坑。

小寨天坑坑口地麵標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總容積1.19億立方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兩級台地:位於300米深處的一級台地,寬2—10米,台地有兩間房屋,曾有人隱居;另一級台地位於400米深處,呈斜坡狀,坡地上草木叢生,坑壁有幾個懸泉飛瀉坑底。坑底下邊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個“天窗”。

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係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千米。

小寨天坑的底部有一條巨大的暗河,暗河的水來自一條被當地人稱為“地縫”的神秘峽穀。據考察,地縫全長達37公裏,最窄的地方隻有2米,而峽穀的高度達900米,形成氣勢恢弘的“一線天”。

從上麵俯看,在群山之中,茂密的原始森林底下,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一條雲霧繚繞的縫隙,那就是深達數百米的神秘地縫,被岩溶地質專家稱作“世界喀斯特峽穀中之稀”。離小寨天坑不遠,還有一處與三峽夔門幾乎一模一樣的峽穀,當地人稱為“旱夔門”。從旱夔門往裏,地勢險峻,無法進入,至今仍未探明。

“什麼,竟然還沒人進去過,那怎麼知道這就是個極陰之地。”

“小寨天坑.....通九幽.....天葬之地.....謂之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