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倉頡造字(1 / 2)

老吳牙關緊咬,一手抓著銅鏈一手抓著小雅。心想一旦出什麼問題,自己就使出自己的看家絕活,壁虎遊牆,先跑再說。崔元也曾說過這並不是什麼壞毛病,底下做活,生死難料。能留的一條性命也算是本事。

謝非立身銅棺之旁,之見隨著銅棺的振動。棺蓋上也開始發生複雜的變化,原來雜亂無章的線條開始旋轉、重組。再到後來,竟然組合成了一個字,這個字謝非並不認識,不過卻像是一個古篆刻畫的“開”。

老吳守著銅鏈等了許久,卻見銅棺再也沒什麼反應。銅台也恢複了平靜,當下心裏稍穩。也慢慢的走了過來,朝棺蓋一看,也是心裏起疑。這字左右對稱分布,正中還有一小字,反複之極,一看就知道有不少的年限。不過字體線條流暢,筆走龍蛇,落筆和提筆都是珠圓滑潤,看在眼裏也別有一番愜意。

“這應該是個‘開’字”小雅走過來,看過之後說了一句。

傳聞中國文字皆由倉頡所造,倉頡,號史皇氏,是軒轅黃帝的史官。史書中記載,倉頡麵長四目,天生睿德,常觀奎星圓曲之勢,察鳥獸蹄遠之跡依其類像之形首創文字,革除了千年的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被尊奉為“文祖倉頡”。

遠古時候,人們隻會說話,不會寫字,要把事情記錄下來很不方便。傳說有一次,倉頡的母親出外采桑,倉頡一個人在家編筐。突然,有一位同年好友跑來告訴他,山上的一隻將本村的一隻黃牛咬死吃掉了。倉頡十分的氣憤,約了同伴去除害。

臨行前,在自家西牆上畫了一隻老虎,又畫了一個圓圈,裏麵點了一點,意思是他出外打虎,太陽落山才能回來。倉頡的母親歸來,見牆上畫了一隻老虎,旁邊還有一口井,誤以為自己的兒子被老虎逼的跳了井,暈了過去。傍晚,倉頡打獵歸來,見娘臉色蠟黃,氣息奄奄,忙問有何傷心之事,娘說明了原委,由於過度驚嚇,不久便去世了。倉頡後悔難過。從此。便騎著毛驢,離開家門,體察各地風土人情,記錄方言土語,立誌要造出字來。

那個時候還沒有紙,倉頡便把搜集到的資料記錄在樹皮和葦葉上。驢騾馱的過重,行到今岐山縣境內倉頡廟村時累死了。這也便是倉頡廟村的由來。倉頡不能繼續前行,便尋了座茅屋住下,從早到晚寫寫畫畫,忙著造字不停。

當時他正琢磨“出”和“重”兩個字,山上加山該為“重”字,遠行千裏本該為出門在外的“出”字,但由於青蛙的聒噪擾亂了他的思緒,把這兩個字給弄顛倒了。他一氣之下,飽蘸濃墨,狠勁向旁邊的池塘中甩去。墨點子把青蛙的嘴全都油墨了,青蛙這才不叫了,至今這裏的青蛙嘴裏全都是黑的。有詩雲“倉頡造字思緒濃,小青蛙咯咯叫不停,神筆輕點墨封嘴,從此閉口永無聲”。據說,倉頡在這兒造的字非常的多,民間有詩為證“倉頡造字一石粟,孔子讀了七鬥七,剩下二鬥無用處,撒到鄰邦贈外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