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篇-被詛咒的人偶 ⅩⅣ 資料(2 / 2)

在這種尋覓不到任何線索的情況下,曾經在學術界掀起狂瀾它再一次被世人所遺忘,除了少數不肯放棄的學者外,其他的學者都將目光放在了零界本身及它的特性上——這是塊荒廢了數十萬載的樂土,是聯邦更進一步的機會之地。

如此背景之下,生命之樹的研究始終得不到太大的發展——沒有誰願意投資這樣一種看不到回報的項目,與其讚助這種可以說從零開始的項目,還不如把米拉給那些吸納了古文明遺產、正突發猛進蓬勃發展的項目。

所以,女孩也很好奇,為什麼前輩會走上研究這條道路,而且還將它與人偶聯係起來。

答案也很簡單,是老精靈。

讓女孩沒有想到的是,那位沒事就喜歡吸兩口的老精靈在過去也是位獲得很多證書的學者,他在年輕時便研究過生命之樹,隻是後來不知為何放棄,轉向了人偶技術的研究。

“大概是因為人偶本身的性質吧。”

之前也說過,人偶最初的用途是祭祀的道具,依照某個原始信仰的存在要求而產生的形狀。

“人偶為什麼會是人偶呢?我對這個問題很好奇。”在回答女孩的問題時,他也說出了自己最初前進的契機,“任何事物的起源都有著一定的道理和含義,我們都知道,這個大陸上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就是我們現在這種具備人形外貌、大小合適的生物,像巨龍什麼的,他們或許在某些方麵遠比我們強大,卻也在某些地方輸給了我們。”

“所以……為什麼不去大膽地假設一下呢?”

例如,人偶實際上是古文明用來創造生命的胚胎,隻是經過了災難和時間的洗禮,它成型的理由已經麵目全非。

“當然,這隻是一個假說,是否為真實,還需要經過不斷地考究和校對。”

所以,聽起來很厲害。

女孩似懂非懂,但她卻記住了一點:創造生命,是絕對可行的——古文明的成果,就在零界的每個冒險區,或是居住區裏待著。

誠然,這些內容對女孩而言,起到的效果並沒有特別的明顯,不過卻也能帶給女孩很大的啟發,讓她在自己的道路上注明方向。

是的,或許你們是工具,無論在誰眼中都隻是工具。

將人偶完全修複後,女孩看著並列坐在桌上的人偶們,心情忽然變得有些複雜。

現在,她仍然以工具的方式在修理它們;是的,人偶並不是生命,無法和他們生命一樣做到自我的痊愈,自我地行動,沒有作為動力的核心與能量,她們隻是不動的娃娃,有了,也還是操控者手中的傀儡。

有什麼方式可以改變麼?

當然有。

比如說卡巴拉生命樹。

傳說中古文明用來創造生命的奇跡工藝,它的真實模樣會是什麼?又可以帶來怎樣的結果?

這便是……需要努力的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