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氛圍(1 / 2)

易雲在院子中練習蕭管的吹奏,小雨在她的房中與他的娘親練習古琴。一時間,沈府被嘈雜的聲音包圍了起來。眾多仆人是敢怒不敢言,好在聽著聽著的也就習慣了,也就都不在意了。

再者,兩個孩子對於樂理還是有些天賦的,他們在練習中緩慢的進步著,一下午的時間,沈府就一直沒有消停過。但吵人的聲音慢慢的變得平和、悠遠,雖然說不上好聽,最起碼聽起來不那麼讓人感到煩躁了。

天色終於黑了下來,亂耳的聲音也慢慢消失無蹤,好在沈府周圍是寬敞的巷道,所以並不會影響到附近的人家。

兩個孩子製造的雜音沈紀明自然也是聽在耳中,但他也不好訓斥他們,畢竟是他讓孩子們練習的。

日子照舊是一天一天的過,但承平國的寒冬並不會冷到結冰的溫度,雖說如此,但依舊需要穿上的厚厚的衣服來保暖。

再過一個多月,就要迎來新一個紀年了。辭歲是數千年前流傳至今的的一個普天同慶的傳統節日。

無論身處何地,人的首要目標就是活著,而活著也分很多種活法。但人隻要活著就離不開衣食住行,一些對生活充滿希望的老百姓,在平日裏省吃儉用就是為了可以和全家人過上一個相比平日來說比較舒心的節日,這樣的生活才會讓人覺得有些盼頭。

這個歡快的節日似乎是孩子們極為期待的,大人們其實並不喜歡這個節日,因為每過一次就昭示著他們向著老去邁出了一步,人生其實真的很短,孩子盼著長大,但大人卻不喜歡變老,但歲月是任何生靈都無法抗拒的存在,隻能默默承受而無法逃避。

沈府中的仆人雖然不算多,但也不算少,算上園丁、門房、賬房、皰屋等所有的仆人加起來也快接近二十之數了。所以他們也在早早的籌備節日所需。而且,這購置的物品中,有一部分是分發給仆人們的,因此仆人在購置物品的過程中自然也是頗為盡心。

沈府中的仆人一部分是無依無靠的,常年居住在府中,還有一部分是本地的百姓,但凡想回家過節的,一概準許,這也是多年來的慣例了。而在節日期間選擇留在府中沒有回家的都會給予一些賞錢。這些賞錢的數量等同於他們每月的工錢。

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留住仆人,而是有些仆人家中困窘確實需要這些錢,再者,留在府中的人越多,過節的氣氛也就越熱鬧不是?沈府雖然多年一直這麼做著,但有家不回的還是少數幾個,畢竟為了與全家人團聚一堂,少掙幾個錢也算不了什麼。

易雲其實一直在期盼著父母的到來,可父母確實讓他失望了,直到節日的到來,新紀年的來臨,他的父母也始終沒有來到沈府。

普天同慶說的有些誇張了,因為對於一些困苦的人家來說,過節隻是一種奢望,他們所能感受到的隻有節日的氛圍,至於說吃些像樣的東西也隻能說是妄想。

繁華的城市因節日的到來而變得蕭條,不過街道上總會傳出“爆竹”的聲音,一節節竹節被投入熱浪襲人的火盆中,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音。這也是百姓家裏的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