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的關係沈紀明看在眼中,他知道的是這種關係是一種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情愫,這但他卻不知道這情愫中是否帶有兄妹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不用提出定親這種事了,以免兩個孩子將來會不好見麵。
沈紀明自知自己想的有些多,看著孩子們遠去的背影笑了笑,也快步走向了飯堂。
楚落煙其實一直在看著沈紀明,看到他看著兩個孩子若有所思,便沒有上前去打攪他的思緒。看到沈紀明邁步後,默默地跟在沈紀明身後。
用完早膳的兩個孩子走向了沈紀明的書房,開始了他們每日需要學習的課業。
沈紀明早已在書房中等著他們了,他在書房中的態度一如既往地嚴肅,孩子們也已經習慣了,同沈紀明一樣將小臉板起來,不敢有絲毫的嬉皮笑臉。
“學問一途,重要的是學做人,才學隻是其次,若是連人都算不上,那就算是學富五車又有何用?用來害人嗎?當然這隻是我們沈家的看法。”沈紀明重申了一遍沈家為師者的宗旨。
兩個孩子鄭重的點了點頭,算是回答了沈紀明的話語。
沈紀明的父親當年在承平國為官,自然會有一些門生,但沈紀明從來不會與之來往,他十分討厭做官的人說的話,虛偽而無實。好在他父親並未沾染那樣的說話習慣。沈紀明也同樣不喜歡做官,官場如江湖,談笑風生間充滿了爾虞我詐。那樣的生活實在是讓人乏累,所以他便獨自在家鑽研學問,既不需要為國事操勞,也不需要為國君分憂。這樣的生活雖然閑散,但也樂得自在,若是能為沈家後人留下一些文學財富也是極好的。
沈紀明在小雨未出生之前,也曾向他父親那樣,傳授學問給當地的一些讀不起書卻對於學問有些許向往的平頭百姓。不過在小雨出生以後,沈紀明也就沒有了那樣的心思,但沈家的名望在當地依舊如前。
沈紀明給孩子們教的書並不算生動,好在兩個孩子有著較為強烈的求知欲,他們想了解這個人世間的許多他們所不理解的事情,再者以孩子的心智還是未曾了解何謂“無聊”,也就是說他們不知道什麼是“無聊”,也因此他們聽的頗為認真。
時間如流水,奔流向前,不曾停留。三夏悄然而往,方知孟秋已至。
自易氏夫婦再度離去已過去兩月有餘,易雲似乎也習慣了父母不在身旁的感覺,每日除了讀書寫字之外,沈紀明還教他吹奏笛與蕭,而小雨則去和她娘親學彈七弦琴。
其實楚落煙也是一個頗有才氣的女子,她不僅會彈弄古琴,對於字畫也有些獨到的見解。如若不然沈紀明也不一定會喜歡她。
沈府中偶爾會回響起幽美的琴聲,這琴聲讓沈府中所有聽到的人無不身心愉悅,就連多個仆人與兩個孩子也同樣是如此。
今日的赤陽似乎躲藏了起來,午時也未曾露麵,天空自清晨開始就一直是陰沉沉的,似乎是有下雨的征兆。兩個孩子在放堂之後就在院子中的亭子裏待著。
猛然間,天空降下了豆大的雨點,雨點還極為密集,好在沒有風,兩個孩子在亭子中也不會被雨水淋到。
一道閃電劃破長空,似要將天地分開,隨後一聲驚雷響徹天際,這聲驚雷嚇到了不少人,但要說最害怕的當屬易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