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大梁之恥(1 / 1)

原本整突然齊的隊伍開始兵分三路,大隊人馬以梁司禦為首趕往天壇祭天,分出的兩隊分別是由蕭遠杭帶領前往大長公主府調查取證的人馬,和護送梁靜婷回宮治療的宮人。

臨走時,梁靜婷回頭惡毒地瞪了高曙光一眼,大長公主府的罪證早就在流言之初時被她毀滅的一幹二淨,她並不擔心,她想看到的,隻是高曙光被判處汙蔑皇親國戚之罪後的淒慘下場。

屆時,她一定會將他今日加注在自己身上的傷害,百倍千倍地奉還!

梁司齊倒不如她那般樂觀,查案的三人中,隻有永樂王和他算是親近,但永樂王心性不定,變化無常,不能完全指望的上。

那個秦嶽是個一根筋,向來以鐵血包公著稱,否則眾臣也不會選他參與調查了。

至於蕭遠杭,那就更別提了,他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但是眼下,他並不擔心蕭遠杭動什麼手腳,畢竟有永樂王和秦嶽監督呢!他擔心的是萬一真從長姐府上搜查出一些不利的證據該怎麼好?當著眾多百姓的麵,鬧了這麼一出,即便是清清白白也被潑了半身髒水,更遑論證據確鑿了!

想到此處,梁司齊終於發現,自己這幾日心底那莫名的恐慌從何而來了。正在這時,梁靜婷向他投來淡淡的一瞥,深沉空洞,毫無內涵,卻正是這個眼神,讓梁司齊的躁動的心陡然靜了下來……梁靜婷利用這樣的眼神,向他傳達了安撫之意,她相信結果必然也會像這淡漠一瞥一樣,一無所獲。

蘇眷蕾目送著蕭遠杭率人離去,狐疑地目光落在了高曙光身邊憑空冒出的影衛身上,清秀的眉宇輕輕地擰成了一個“川”字。

……

對大長公主府調查終究是由悄無聲息變成了轟轟烈烈,原因無他,經過驗身之後發現,府中太監人數竟達數百,且一半都是假太假,不少人身上還留有曖昧而可疑的紅痕,凡經人事者,打眼一看便知這紅痕由何而來。

且不說是誰製造了這紅痕,光是這半數的假太監就夠梁靜婷喝一壺了。宮中太監何其多,每年閹割進宮的男子比比皆是,若說長公主府人數不夠抓這些人充數量,實在是說不過去,若說他們隻是普通的家丁,又何必要穿太監的衣服掩人耳目?更何況家丁也用不了那麼多人啊!

關於這一點,梁靜婷就算渾身張嘴也說不清楚了。

因為此事,今年的祭天盛典結束的比往年要早上很多,以前祭天之後,皇上和宮眷通常會在天壇住上幾日,與高僧參悟佛法,為大梁和皇室祈福,興致高時,皇上還會親自抄寫些佛經送往大殿拜祭先祖,一番流程下來,往往都需要個四五日,但今天,皇上率領眾人於天黑之前就趕回宮了。

幾乎是與此同時,關於對大長公主府的查證也塵埃落定,被眾人要求於第二日早朝當朝彙報,在此之前,哪怕是連梁司齊都不曾看過調查結果。

夜,在壓抑與焦慮中逐漸度過。

第二日早朝開堂不久,莊嚴聖神的正殿上頭一次爆發出此起彼伏的驚呼聲。梁司禦一臉陰沉地站在親王的位置上一聲不吭,從調查開始,他的臉色就沒有開霽過,若不是礙於皇兄的麵子,要不是礙於皇室的尊嚴,他真想一句:不知廉恥的東西!

她高高在上的長姐,大梁的驕傲,私底下竟是……竟是這樣的東西,簡直不配為人!

皇室之恥!大梁之恥!天下之恥!

他怎麼攤上這麼個長姐?

蕭遠杭在朝堂上向來寡言少語,隻有別人問他了,或者在重大事件上才會發言,當然了,這個重大事件指的是國事,醜事根本就不配他開口,那麼這個彙報的工作自然就落在了三人中身份最低微的秦嶽身上。

秦嶽此人為人向來以剛正梗直的形象示人,隻要理直氣壯,即便是當著梁司齊的麵也敢哼哼兩句,今天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