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中秋賞月(2 / 2)

出院結帳時,手術費用花了十九萬六千,和楊軍的術前估價基本一致,劉俊身上還餘了五六百元零用,醫院給劉德奎免費贈送了兩隻特製的不鏽鋼拐棍,一家人高高興興回到紅衛街。

中秋夜,皓月初升,一輪圓月當空,是千家萬戶團圓的rì子。

劉德奎拄著拐棍,由啞巴攙扶著,吩咐田秀花按老家風俗在近大門處的門內擺置賞月祭祖台案。

祭祀用的專用台案沒有,用一隻四腿方形桌暫替,桌麵擺上了插香燭用的沙盤,三隻月餅、一個橘子,一把菜刀,由劉俊燃燭點香當空禱拜。

頓時,租屋內紅燭高燃,香煙繚繞,劉德奎一家對著樓前明月,就著一桌豐盛菜肴開席賞月,身在異鄉,劉俊卻感受到了濃濃的家的味道。

夜宴後,劉德奎、田秀花、啞巴三人已入睡,劉俊睡不著倚著門框抬頭望月,想起背井離鄉,越是懷念家鄉,意興瀾珊處,不由輕輕吟誦起北宋詩人蘇軾詠月的千古名篇《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不知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yù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yīn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

中秋一過,生活還得繼續。

劉俊將身上僅餘的幾百元錢全部交給了田秀花吃夥食,囑咐田秀花暫時不用到外麵找保姆的事做,父親劉德奎按醫生的叮囑還需要照顧大半年才能扔掉拐棍,他與啞巴可以先打點零工賺點錢補貼家用。

為了劉德奎的健康,田秀花含淚答應不去外麵找事,要劉俊與啞巴兩人也不要太辛苦,挨過下半年,待劉德奎能生活自理了再從長計議。

自此,劉俊身無分文,俗話,“錢是jīng怪,用光輕快”,確也如此,二十萬全部花在父親治腿上了,雖然現在窮光蛋一個,但劉俊的心情卻輕鬆了許多,因為劉俊看到了父親眉頭終於舒展了,臉上也有笑容了。

劉俊與啞巴兩人徒步紅衛街來到鬧心村村口大樟村下,沒見到陳爾林,便在樟樹附近逛了逛,大概過了半時,陳爾林開著麵包車來了。

“大哥,你又在等啊,咋不打個電話呢?”陳爾林下車熱情相迎。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等會兒也不礙事。”劉俊望著啞巴斜背著個灌滿了白開水的軍用水壺,心想此時身無分文的他,別打一個電話,就連買瓶一元錢的礦泉水都買不起。

“大哥,想去哪?”陳爾林也看到了啞巴背著的老式的軍用鐵水壺,快步到馬路對麵的超市裏買了三瓶冰的王老吉,一人一瓶。

劉俊默默記住這份情,一瓶飲料雖然幾塊錢的事,但兄弟這份心這份情卻是無價的,謝謝的話就不用掛在口頭了。

“阿林,你知道,我現在與阿力一分錢都沒有了,做生意也沒本錢,也不知道做什麼好,這城裏你熟,你看哪裏有招臨時工的,打短工也行,反正我們有的是力氣,賺多賺少倒無所謂,隻要不窩在家裏就好。”

陳爾林當然知道劉俊的窘境,要不是為了治好父親的腿傷散盡錢財,俊哥可是有錢人呢,這麼有孝心又這麼舍得花大錢的人,絕非凡夫俗子所為。

劉俊可是連黑道的刀疤臉都敢開打的人,為了生活低下頭來打零工養家卻毫不抱怨,這才是能屈能伸的真情英雄,當是他陳爾林敬重的漢子。

“大哥,要臨時工,就鬧心村的青雲製藥廠就常年招工,隻是那兒藥味太重了,一般人還受不了。”陳爾林想了想,認真地回答。

“沒關係,不就是聞藥味嗎?隻要不是毒藥就行。”劉俊馬上反應過來,在姑媽家所住的江南機械廠的家屬區舊區揮之不去的刺鼻藥味就是青雲製藥廠飄過去的。

“阿力,你對藥味不過敏吧?”劉俊關切地問下啞巴。

啞巴笑著搖了搖頭,他能在墳山魚塘水下憋悶換水大半個時都毛事沒有,就聞聞青雲製藥廠的一點藥味兒算什麼。

劉俊橫下心來:“那好,阿林,阿力,咱們去青雲製藥廠應聘去。”

……

PS: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祝讀者朋友們中秋快樂,感謝你們對《底線》的支持,有你們的愛,相信《底線》能觸底反彈,一部描繪草根逆襲的都市,講述老百姓身邊的故事,閃亮呈現您的眼前。中秋佳節的美好rì子裏,請幫本作品投幾票,蓋幾個章,別忘了繼續占擊下麵的“頂”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