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那抹明黃越行越近,銘瑄急忙在寶兒耳邊囑咐了幾句,二人就跪了下去。腳步聲漸漸近了,銘瑄的心裏卻似有麵鼓似的‘咚咚’擂個不停,想著這宮裏雖不是常來,但是也總不至於緊張到如此這般地步,低眉斂下心思,更是規矩的跪伏在青磚之上。
來人身穿明黃宮裝,頭上戴著鳳冠,發髻上插了兩支步搖,走起來更是搖曳有音;腰上垂下的綬帶墜著上等的碧玉,為明黃的衣裙添了點點的翠色。
腳步紛亂的行到了寶兒近前,未有繼續前行的意思,銘瑄遲疑了一下開口道“皇後娘娘玉體安康,見過太子殿下!”
沒有任何聲響,立在廊下的一行人也沒有離開的意思,那二人隻能那麼跪在地上。
忽聞風鈴聲又響,寶兒不自覺地抬頭去尋那鈴聲,還未有第二個動作就聽到極是尖細的聲音:“大膽,皇後娘娘玉容豈是你能隨意觀瞻的!”
並未聽到任何話語,銘瑄依然跪伏在地上,側目看寶兒已跪直了身子,眼神不懼的看著眼前的人,銘瑄不禁哆嗦了一下。
“你是誰家的孩子?”皇後也許是頭一次被一個孩子如此的打量,又覺得她眉目之間更是熟悉,便開口詢問。
仍是一陣沉默,沒有回答!皇後不耐的微皺了下眉頭,身邊的宦官立刻開了口:“皇後娘娘問你話呢,沒聽到嗎?”說著更是弓下腰去仔細探究寶兒。
寶兒依舊沒有回答,銘瑄也是不敢貿然的開口,皇後更是沒有讓二人起身的意思,於是就僵持在了這裏。
“母後,她才多大呀!許是頭一次進宮,休要嚇到她了!”緊挨皇後立在廊上的少年開口道。
“就是,母後!若是父皇罰我跪這麼長時間,你都好心疼的,母後!”不知又從哪鑽出一個七、八歲模樣的男童,撒嬌地扯著皇後腰上的玉環綬。
“那就應了你們!”皇後並沒有想難為這二人,現下倒是容易地就開口應了兩個兒子的求情。“逸兒,還不快快鬆了母後的綬帶!”
“你等還不快謝娘娘,太子和小王爺的恩典?”那尖細的聲音再次繞在耳畔。
藹園內隱有樂聲響起,原是宴會的時辰快到了,明黃的麗影提裙走過二人身邊,雖略顯急促但不失穩重的走去藹園。
“你二人快些起來吧,那院子裏可是有很多熱鬧看的。”一身櫻色常服的少年道,那眼睛仿若是天上的星辰,能與日月爭輝;更似是一波秋水,不經意見便讓人失了神。
“謝太子殿下!”謝恩的話說完,銘瑄先將寶兒扶起,自己也立了起來。
看到銘瑄的麵貌,少年微詫,這相貌甚是熟悉,卻不記得在何時、何地見過;轉過頭再去看那小小的一抹身影,她隱在了銘瑄的身影下,看得並不十分的真切,影影綽綽卻是更顯空靈。隨即訕訕地笑了,不過一個孩童,怎能讓自己牢記那一汪秋水呢!
“殿下,時辰……”身側一個不大的身影提醒著。
“去尋盞宮燈給她二人。”轉身吩咐過旁邊的身影,信步行去藹園。
待太子一行人離開後,銘瑄跪在地上用詢問的眼神看寶兒:“小小姐,你剛剛為什麼不應一聲呢?”
寶兒隻是依舊漠漠的看著銘瑄,沒能開口說出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