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清溪峽3(2 / 2)

下方的人馬沒有誰出聲,但我可以從他們臉上看到欣喜。我暗自點頭。他們的適應能力比我想象的好,我以為至少要十天來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但隻是三天就達到了我暫時想要的效果。

我從招來他們開始,把他們分成五個隊,每隊一萬人,稱隊長,管一萬人。每營下麵分十隊,稱千夫長,管千人。千夫長下麵再分十隊,稱百夫長,管百人。百夫長下麵再份十隊,稱十夫長,管十人。除了隊長下麵有兩個副隊長外,其餘夫長下麵都應有一名助手。

我將這五萬人層層管理製,而我隻要五個隊長對我絕對忠誠就行。

從楚國京都出發,我就下命令讓他們分隊前行,在趕路的途中,我不僅要他們有速度,還要他們保持完美的隊形,不能有一人在前行中亂了隊形。一天之後,若是亂一次隊形,亂行之人受罰,兩次,整隊受罰,三次,隊長受罰,四次及以上,全隊受罰,卻多,懲罰越重。當然有罰必有賞,若是全隊一天之內沒有一次亂了隊形,就賞。連續三天,加賞,依次類推。

著看是簡單,但是休息時間是固定的,除了休息時間之外,其他時間都用在行路上,不能幹其他事情,包括排泄之類都不行。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最開始或許容易,但後來大部分人都疲憊之後,行走都難,還保持隊形就更難了,在加上各種意外狀況,就更難了。這時候就需要個人堅持精神和團隊意識,以及整個隊伍前後的配合了。而且,人數越多,這種配合實行起來就越難。這種方式看似簡單,卻很是有效。

這個命令下下來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不以為然,不就是保持隊形嗎,本來在所有行軍中都是有隊形的,這幾乎是沒下命令一樣。但在實施中卻發現了困難,最開始幾乎沒有一個隊伍在前行一天中沒有一次隊形亂了,全軍受罰。

最開始大家都有不滿,在多次被無情正壓之後,又讓他們明白什麼是軍令如山,下了命令,即使是錯誤的,也要遵循,不得違命。

最開始是百人一隊,幾乎沒有一支隊伍能保持。但清溪峽的時候,一半以上都能整天保持了。到達清溪峽之後,一樣的訓練,換成每天的慢跑。而現在,已經能千人一對,保持隊形在整天訓練中不亂了。所以我才決定換訓練方式的。

其實我知道這樣的訓練雖有些效果,但天天還是跑步,是在無趣了些,也煩人了些,再加上絕對的命令服從,這些人,隨服從,但心裏還是有些怨氣的。可是卻沒有一人表現出來,這很讓我滿意,也是我下決心變化訓練方式和正式授命我選定的人權利的一大原因。而當我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下麵服從命令的表現就更加讓我滿意。

“今天到此結束,各隊正副隊長到我帳下來,解散。”我大聲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