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
第一部楊槐柳
(這是一本虛幻的小說。這是一部真實的故事。這是一個時代的濃縮。這是一群青年的曆史!
謹以此文獻給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為祖國強盛而奮鬥的建設者們)
引言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bj舉行。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報》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隨後,這一年發生的一連串震驚中外的重大事件,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縱橫交錯地勒劃出一道道深深的溝壑,深刻影響了未來幾十年中國內政外交的走向與進程,也給千千萬萬普通中國人的命運帶來了一係列不可思議的改變。
上卷
一臥龍初醒
1979年1月27日,除夕,寒風呼嘯,雨雪紛紛。
時近黃昏,江北省孝康地區m縣劉潭公社胡家台大隊最東頭高台上,延續了十年的薑、陽兩家團年宴又在由大隊部糧草倉庫改建而成的薑家熱熱鬧鬧地擺起了鬧台。
薑家廚房內,兩隻爐灶上燉著兩口碩大的砂鍋,爐灶內烈焰熊熊,砂鍋裏鹵水翻滾,連帶著堂屋裏也異常暖和,滿屋子散發著一陣陣誘人的香氣。
陽梅和薑文紅兩人分別坐在兩隻爐灶前,往灶眼裏添著柴火,兩顆秀氣的腦袋不時的湊在一起,嘀嘀咕咕著不知說些什麼,三不知發出咯咯咯地清脆笑聲。爐火映照下,兩張青春秀美的臉龐紅彤彤的,一個似待放的玫瑰,一個如盛開的牡丹,驚人的美麗。
唐婉秋和劉慕秋看著這兩個水靈靈的女兒,滿臉的喜氣,將卷紮好的海帶、千張以及蓮藕、雞蛋等物逐一投放進砂鍋裏,手裏一邊忙活著,一邊扯著閑話。
“日子過得真快啊,眨眼間,幾隻醜小鴨都變成大白鵝了”。唐婉秋感歎道。
“是啊,轉眼我們都快成老太婆了,嗬嗬”,劉慕秋應道。
“媽,您這個人民教師怎麼用詞的呢?不是大白鵝,是白天鵝,一個是水裏遊的,一個是天上飛的,天壤之別的兩樣東西,咋能混為一談呢?”薑文紅不滿的插嘴道。
“喲,是我說錯了。我們兩家幾個姑娘都是美麗驕傲的白天鵝,仙女一樣的人物。唉,就不知道今後要好適(江北話,“好適”乃“便宜”之意)哪個癩蛤蟆呢?”唐婉秋笑道。
薑文紅臉更紅了,嘴裏強道:“我才不給誰吃呢,都是些老氣橫秋的....”。話沒說完,已覺出毛病來,趕緊住了口。
一旁的陽梅抿著嘴偷偷地笑了,兩頰上的小酒窩無聲的綻放。
劉慕秋在一邊樂嗬嗬的,看著自己的二女兒陽梅,想著已上大二的大女兒陽瀾和今年即將高考的兒子陽鬆,隻覺得內心裏的喜悅都快要溢出胸口了。
“唐姐,還沒有大軍的消息嗎?”劉慕秋問道。
“沒呢,還是三個月前提副連長時告訴了我們一聲。不知道麼回事,這麼長時間都沒來消息了。現在他的情況,陽瀾知道的都比我這個當媽的多,唉”,唐婉秋歎道。似不想再續這個話題,轉而問薑文紅、陽梅:“小軍、陽鬆、小紅三個人在幹什麼呢?”
“先前在和爺爺、伯伯他們寫春聯呢,”陽梅答道。
“文紅,你去看看,要是忙完了,就喊他們過來吃年夜飯”。唐婉秋叮囑道。
“哎,”薑文紅應道。
兩家的春聯都早已寫好、粘在前後門兩側。陽家堂屋裏,擺著一張大大的八仙桌,桌下地上正中放著一個臉盆大小的火缽,裏麵盛著大半盆燒過的棉梗木柴,忽明忽暗,發散著陣陣暖氣,一隻60瓦白熾燈懸吊在桌子頭頂,將整個堂屋照的雪亮。
陽春明老太爺坐在上首,薑泰民、薑小軍父子打橫,陽鬆坐在下首,薑小紅硬擠在陽鬆身邊,大家習以為常,也就不以為意。
“陽鬆的字又有長進了”,薑泰民笑道,眼睛看著陽鬆,滿是欣賞。
陽春明老太爺穿一身青色對襟棉襖,頭戴一頂時下流行的黃綠色軍棉帽,一綹花白的長須飄在胸前,端的一副仙人道骨。老太爺捋了捋長須,眼神寵溺的看了一眼年已16,身高接近一米七,發育正旺生機勃勃的孫子,微微一笑:“雖有顏柳之風,但無顏柳之骨,繼續打磨十年八年,可望小成。鬆兒,不可驕傲”。
“我曉得的,爺爺”,陽鬆恭謹的答道,嗓音似細而粗,顯然剛剛變聲不久。
“爺爺,陽鬆哥已經寫得夠好的了,您還要他練十年八年?”坐在陽鬆身旁的薑小紅噘著嘴,不滿的嬌嗔道,極為自然和熟練的伸手抱住陽鬆的一隻胳膊,微微側仰著頭,兩眼放光地看著陽鬆,一臉的崇拜:“就憑陽鬆哥一手好字,今年考大學就沒問題,對不對,陽鬆哥?”
薑小軍陰陽怪氣地拖著音調接口道:“就是,你陽鬆哥是天底下最聰明、最有才華、長得又最俏皮的人,閉著眼睛都能夠捉到麻雀,考大學那還不是水牛背樹葉--輕而易舉了?哪個都冇得比。唉,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你親哥,我才是個外人呢。”不理眼看就要爆發的薑小紅,旋即又對薑泰民道:
“爸,您可親眼看到了,女生外向,女大不中留啊,老薑家還得靠我和哥發揚光大呀”。
一席話,說的眾人都笑了。薑小紅臉上漾著笑容,兩眼卻恨恨地瞪著薑小軍。
薑泰民笑著喝斥道:“臭小子,胡嚼什麼呢。就知道流氓光嘴的,管好你自己就是了。”頓了一下,又拿手指點著薑小軍道:“今年考不上大學,看我不打斷你的狗腿!”
薑小軍忽的站起身,昂首挺胸,“嗖”地一下抬起右手,五指並攏,麻利地行了個軍禮,大聲道:“是,保證完成黨交給我的光榮任務!”
“苕相!”薑小紅掩口一笑,小聲啐罵道。
陽鬆笑著,眼皮快速的眨巴了幾下,又皺了皺眉,一臉人畜無害的看著薑小軍,輕聲問道:“小軍哥,鞭炮準備好了沒?”
薑小軍一聽,想起前些年陽鬆用炮竹捉弄村裏幾名惡少的情形,莫名的打了個寒顫,悻悻的坐了下來,不再言語。心底裏暗想著:這幾天可得小心了,不然肯定會著了陽鬆的道,這小子,鬼點子太多了,防不勝防啊。想著想著,一張臉苦了下來,後悔又沒有管住自己一張爛嘴,又胡說八道了。
薑老太爺捋著長須,微眯著雙眼,樂嗬嗬的看著,不著一聲。額頭和清瘦的臉頰上皺紋密布,如屋後那棵蒼勁的槐樹皮。
陽鬆仔細的打量著爺爺,發現爺爺的精神相比中秋時更弱了幾分,心裏不覺感傷。又拿眼偷偷看了看躊躇滿誌、意氣風發的薑泰民,掙了掙胳膊,無奈稍稍一動,薑小紅抱得更緊,心裏蕩了兩蕩,臉上有點發燒,忙尷尬的轉移話題道:“薑伯伯,我想學經濟類的專業,您覺得麼樣?”
薑泰民笑道:“好啊,中央已經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今後肯定需要大量經濟管理類的專業人才,我的意見,你和小軍最好都選擇學經濟、學管理。”又轉頭問陽老太爺:
“老爺子,您覺得呢?”
陽老太爺道:“高考恢複,重教重才,也就意味著盛世即將來臨,今後幾十年,將是人才輩出的時代。這麼大的疆域,這麼多的人口,要管理好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各方麵人才都是國之瑰寶啊!“
話雖不多,卻也讓薑泰民心中一震,看向陽春明的眼神裏不覺更加恭敬和佩服。
“爺爺、爸爸,你們的會議結束結束了沒有?該吃團年飯啦!”大門“砰”的一聲大開,薑文紅風風火火的闖進來,笑嘻嘻著對眾人喊道。薑小軍如聞綸音,飛快地站起身,率先一溜煙的向隔壁跑去。
薑家堂屋內,桌椅板凳杯盤碗筷都已擺放齊整。大圓桌足可圍坐13、4人,陽老太爺仍舊坐在上首,薑泰民居左,剛從隔壁醫務室收拾回來的陽柳生居右,接下來薑小軍、陽鬆分別坐在薑泰民和陽柳生身側,薑文紅、薑小紅、陽梅隨意坐著。
“陽梅,你姐呢?怎麼還沒來?”陽柳生問道。
“哼,她這幾天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忙什麼,誰也不讓進,我都叫了她幾遍了。”陽梅氣哼哼地說。
“我知道陽瀾姐在幹什麼”,薑小紅得意地說道。見大家都盯著她,等她的下文,卻道:“可我不能告訴你們,嗬嗬。”
“死相!”薑小軍衝她翻了個白眼。
薑小紅舉起筷子,正欲打過去,忽聽得一陣“呀”、“嗬”的驚呼聲,見大家都看向自己背後,猛一轉身,也不自禁地“哇”的叫了一聲,嘴巴張的大大的,呆若木雞。
門口,俏生生地站著一個身材高挑、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螓首蛾眉,瓊鼻櫻唇,明眸皓齒,雙手叉腰,正笑吟吟地看著大家,兩眼骨碌碌滾動著,顧盼生輝,對這一驚豔的出場效果顯然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