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彩小小說和詩歌(下)(1 / 3)

青菜

顯然,我和爸爸來晚了。熱鬧的批發早市已經過去,城郊農民的大棚菜早已整包整車地批發完畢,隻剩下接了貨的二道販子們起勁地吆喝零批零賣。我們繞菜市場轉了一大圈兒,突然,一片翠綠映入眼簾,多好的青菜呀!我急忙叫著:“爸,你看那邊的菜,多新鮮呀!”爸爸轉過身來,點了點頭。

“多少錢一斤?”爸爸問。

“一塊八。”賣主是一個五十多歲精幹麻利的老人,他不慌不忙地回答,目光順勢將我和爸爸打量了一番。我心想:“糟了,看他猴兒精的樣子,要‘宰人’了。一定以為爸爸胖胖的,不是大款也是大腕兒。”其實爸爸是搞寫作的,還不如人家開小賣部的有錢呢!

我說:“呀,這麼貴!怎麼一倒手你們就把價兒抬這麼高?便宜點兒吧!”

賣主搖頭說:“你看我的菜有多好,多新鮮,要買可就隻有這麼十來斤啦!”

爸爸說:“這些我們全買,能不能便宜一些?”

“不行!”賣主斬釘截鐵地說了兩個字,然後轉向一邊吆喝起來,“賣青菜啦,多新鮮的青菜呀!”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你愛買不買!

我看著賣主愛理不理的樣子,心裏直罵,真是個奸商,這麼摳門兒。真是你越想買,他越不肯讓價。於是,我有意鼓動爸爸:“走吧,咱不買他的了,那邊有的是。”

然而,爸爸卻一點兒也不配合我,猶猶豫豫地不肯離開。

“好,那你們就到那邊去買吧!”賣主說。聽了這話,我算是從頭到腳看透了這個賣主:認錢不認人!不知道這鐵心鐵肺的賣主又要耍什麼手段,隻見他兩眼直勾勾地瞅著菜市場中的一個人:那是一個中年男子,不斷地彎腰拾著東西。我仔細一看,是在撿菜葉,撿起來時,還要憐惜地拍一拍上麵的泥土,然後才放入自己挎著的筐內。

爸爸決定要買下這些青菜:“老伯,就一塊八吧,我全要了。”

賣主好像沒聽見似的,突然說:“不賣了,不賣了,孩子你往後靠一下,我要收攤兒了。”

收攤兒?一塊八也不賣了?我簡直要氣炸了!

賣主並不理會我們,真的收拾起攤子來。他將剩下的青菜捆成一捆兒,放在一邊,又將台秤、台板、木箱、麻袋一件一件收起來,放進旁邊的三輪車內。

那個撿菜葉的中年人也許是看到賣主收攤兒了,慢慢踱過來準備撿拾。隻見賣主溫和地笑著對他點點頭,中年人苦苦一笑算是應答。賣主上前將手搭在中年人肩上,低聲問:“老弟,下崗了?”

中年人無奈地點點頭。

賣主又笑著問:“撿這些菜葉幹啥?回家喂兔子?”

中年人臉紅紅的,“嗯”了一聲,聲音有點兒顫抖,好像什麼東西堵住嗓子眼兒裏。

賣主倒爽朗地笑了起來:“你舍得喂小兔子嗎?小老弟,別騙我了,我就是下崗後撿菜葉過來的呀!”

中年人尷尬極了,臉一下紅到了脖子根兒,頭垂得更低了,正想轉身離開,賣主一把提起放在一邊的那捆青菜,往中年人手裏一塞:“小老弟,別撿了,這點兒菜算我給你拜個年吧!相信你明年會好的!”

中年人愣住了,拿不是,放也不是,突然眼光一閃,臉上劃過一道淚痕,隨即全身都顫抖起來。他艱難地將那捆青菜放入筐中,又深深地向賣菜老伯鞠了一躬,這才提起筐子匆匆而去。

我看呆了,看傻了,心中泛起一種十分複雜的感情。我呆呆地望著賣主的背影,在晨曦中,他已走遠了。

當我回過神兒來尋找爸爸的時候,隻見一邊的爸爸從兜兒裏掏出手絹,拭抹著他那副幾十年來還未換過的近視眼鏡……

隻能說,作者很幸運,這麼精彩的場麵被他看了個透。精彩的構思,戲劇性的情節,使得文章很耐讀。

理想的生活

男孩的老師在班裏布置了一個作業,讓每一位學生回家後寫一篇關於自己“理想的生活”的作文。

男孩回家後,拿起筆就寫了起來。直到晚飯前,他才拿出了寫滿三張紙的作文給父親看。作文裏,男孩那理想的生活真是太美好了:大人不用上班,每天呆在家裏看電視,要不就找幾個人登山;孩子們也不用上學,可以整天地玩遊戲機、踢足球、打籃球。一切工作都交給了機器人,隻要人們把想要做的事告訴機器人,一切都會由機器人辦好。

父親看過後,並沒有像男孩所想的表揚他作文寫得好,隻是說:“這就是你理想中的生活嗎?這樣的生活真的美好嗎?”男孩聽了以後不解地看著父親。

第二天,男孩的作文經老師批閱後,隻得了60分。

幾天後,老師又讓學生當一回“記者”,去采訪一下自己的父母,看看他們心中“理想的生活”是怎樣的。

回到家,男孩問父親:“您理想中的生活是怎樣的呢?”父親說:“我理想的生活有三點就夠了:第一,吃得下飯;第二,睡得著覺;第三,笑得出聲。”男孩聽了後,一下子跳了起來,不滿地說:“爸爸,這可是老師布置給我們的作業!您就不能發揮想像,想像一個美好的世界,一個理想的生活嗎?您所說的理想中的生活也太平淡了吧?”父親說:“你現在是記者,你在采訪我,我說什麼你就寫什麼。如果你想讓我說你想聽的話,又何必來采訪我呢?”男孩沒辦法,隻好不情願地在本子上寫上了父親說的那三句話。

第二天早上老師收走了作業,在下午的課上,男孩的采訪記錄被當做範文在班上朗讀,這次他得了98分。

下課後,男孩找到老師,不解地問兩次作文的分數怎麼會差這麼多。老師笑著回答:“你理想的生活是很不錯,但人們在生活中什麼都不做隻是玩,就會高興、幸福嗎?不,人活著就要勞動,就要有價值。例如,我的丈夫丟了工作,已經很長時間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很長時間已沒笑過了。生活就是這樣,隻要一切順心,平平淡淡才是最理想的生活!”

男孩若有所悟。

這是一篇有情節、有懸念、有哲理的小小說。以這樣的手法來寫自己理想的生活,算是極有創意的。對比手法的運用,使要講的道理不言自明,這叫“不吃力又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