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過山車的人非常的多,紫衣侯和秦夕妍二人到了地方,紫衣侯放眼望去,前麵最少還有一百多人排隊等候。
“人好多啊!”二人等了一會,秦夕妍就有點不耐煩了。
“是啊!”紫衣侯也是感慨的說道。
本來二人都不是喜歡等待的人,所以現在二人都有點不耐煩了。
“那我們現在這麼辦?還等嗎?”秦夕妍說道,她雖然想玩,但是卻不想等那麼長的時間。
紫衣侯看了看秦夕妍的臉色,知道她不想等了,說道:“那就走吧!我們去看看其他的。”
二人離開了過山車,到了‘自由落體’,這裏的 人幸好不多,二人也就等了一會。
“你現在還是學生吧?”見實在沒有什麼事情,紫衣侯問道。
“是啊!我今年剛剛上大一。”秦夕妍說道。
“在哪裏上的啊?”紫衣侯問道。
“北京大學!”秦夕妍說道。
“哦?高等學府啊!”紫衣侯感慨的說道。
“那是當然了!我可是個天才啊!我可是自己考上的!”秦夕妍傲嬌的說道。
“嗬嗬!”紫衣侯好笑的看著秦夕妍的樣子,自己也是感到很開心。不過倒是沒有在意秦夕妍的自誇,因為能夠自己考上北京大學,的確是相當的了不起,紫衣侯雖然自感自己的智商很高,但是如果用文學知識考北京大學,他也不是很有自信。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 ,也是最早以“大學”身份及名稱而建立的學校,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製,並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翌年改名為北京大學。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長,“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推行改革,把北大辦成全國的學術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並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回到北平複校。1952年院係調整時,校園從北京內城遷至西北郊燕園。
北京大學由教育部直屬,係國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2] 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C9聯盟以及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的重要成員。
巍巍上庠,國運所係。作為中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聚集了各個曆史時期的眾多著名學者專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優秀人才,創造了一批又一批重大科學成果,深刻影響和大力推動了中國近現代思想理論、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進程。
北大是近年來國內、國外各類大學排行榜中獲得第一最多的大陸高校。
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高等學院,對於招生自然是很嚴格。
秦夕妍能夠憑借自己的實力考上北京大學,自然可以說的上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