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貝恩大師身下的雷獸就再沒有那麼堅強了。
隻見它揚起頭顱發出一聲淒厲悲壯的哀嚎,然後生命氣息瞬間消失,龐大如移動小山般的身軀頹然傾倒,把周邊山林都震得劇烈搖晃起來。而近百個戰蟲被其沉重身軀直接壓覆在身下,顯然也難以善終。
成功消滅了一頭雷獸的貝恩大師還沒來得及取回自己的長杖,就被蜂擁而上的蟲群包圍了。每時每刻,都有幾十道迅猛攻擊落在他身上,如果不是貝恩及時的變身為大地暴熊給自己狂刷石膚術和狂暴術,恐怕隻此一個夾擊就能讓其殞命。
很快,陷入重圍之中的貝恩長老就被死死纏在了當場,蜂擁襲來的各式攻擊讓他根本沒有轉身逃離的機會。如果戰鬥就這樣持續下去,他一位堂堂的聖階德魯伊很可能會被一群連十級都沒有的低階蟲族堆死。
然而這個時候,一連串的附魔箭、注魔箭在貝恩大師附近的戰圈炸響,狂猛的爆炸衝擊波瞬間就把蟲族的攻勢打斷了。
是個機會!
已經傷痕累累的貝恩大師抓住機會,瞬間變身夜豹幾個縱跳逃出蟲群的包圍圈,緊接著又快速變身一頭雄鷹衝天而起,總算艱難的逃出了蟲族的圍殺。
可他逃得掉,而前去救援他的那些精靈射手們可逃不掉了。
隻是停下身形射出了幾支魔法箭,他們的身遭就被密密麻麻的飛蟲們所傾覆了。喊殺慘叫的聲響隻維係了十幾屈指,就很快低落下去,最終成了一個萬蟲攢動的蟲堆。當飛蟲們最終散去的時候,才露出了下麵一堆散落的白骨和依然縈繞著淡淡自然光輝的長弓、殘破甲片……
貝恩大師心中充滿了無限悲痛,揚頸發出了淒厲長鳴,再次從高空俯瞰戰場,這才發現隨同自己出擊的德魯伊大師們完成擊殺雷獸的任務後,能夠順利脫身的不足半數。
這也意味著剛才不足一刻鍾的死戰,就已經有七八個德魯伊大師戰死在蟲群之中。
然而這樣酷烈的戰鬥卻隻是更為血腥戰場的一部分。在整個精靈防線,像這樣生死一瞬的戰鬥還有很多。而每一幕的發生,都意味著十數個或者數十個寶貴生命的流逝。
可是就在精靈防線上大量精靈生命消逝的同一時刻,後方一場激烈的爭論卻在精靈高層之間爆發了。
爭論的焦點很簡單,就是現在需不需要向那個大墓園勢力求援!
眼前的戰爭看的很清楚,蟲軍大舉來襲,一副不奪下精靈聖城就誓不罷休的架勢。可後方的遠程傳送卻依然顯得過於遲緩,每一刻鍾勉強隻能傳送離開2000人。而現在的精靈聖城,哪怕隻是最粗略的統計,也粗粗有著近300萬的生靈被圍困在這裏。
誰先走誰後走,誰留下來斷後,這些問題看起來簡單,可一旦擺放在桌麵上,卻成了引爆全場的敏感問題。
由於精靈們大多比較單純執拗,對於放棄生命之樹,很多精靈在感情上都無法接受。因此絕大部分衝上前線的精靈都蒙生了死誌,誓要和生命之樹共存亡!
這一點無疑讓精靈高層大為惱火,卻又無可奈何。
很快,精靈高層們就發覺出了一個極大的問題。
如果精靈族的精銳部隊都折損在這裏,而把大批的異族傳送到勉強在魔獸大陸占據的那塊領地裏,那麼主弱副強的局麵鐵定會讓今後的局勢更加難以控製。
因此在這種極端情況下,方才有那麼一些激進的精靈喊出了向大墓園勢力求援,努力挽救盡可能多的精靈戰士的口號。
而這無疑和那些精靈高層口中的精靈傳統並不契合,因此又受到相當一部分保守派精靈的反對。雙方無視前線的水深火熱,就在生命之樹最為寬大的自然大廳裏展開了一場唇槍舌戰,其激烈的程度絲毫不亞於前線的血戰!
而精靈女王沉默的枯坐在由薔薇花枝、翠綠藤蔓卷纏而成的精美王座上,手托香腮,眼神淒迷空洞,注意力早已不在這個令她感到深度厭惡的醜陋會場之上。
精靈傳統?
精靈如果都死完了,還要傳統幹什麼?
向大墓園求援?
那可是一支亡靈勢力啊!它們的所作所為又會比眼前的安其拉蟲族好多少?據說伊德麗爾的死亡就可能和它們有關!而伊德麗爾可是自己從小一起玩耍長大的最好姐妹啊!
一想到這些,精靈女王就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難道躲過了精靈大帝國的徹底覆滅,精靈族的命運依然沒有扭轉?
精靈諸神啊,你們還在庇護虔誠信仰祗們的信徒嗎?
精靈女王在心裏無限悲愴的嘶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