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倒不是李瑛有意放掉李瑁,確實兼顧很多方麵的時候人手不夠,在圍堵李瑁的時間上遲了一點,結果就被他給跑掉了。
不過如今的李瑛大局坐定,自然不需要擔心一個翻不起風浪的李瑁來,他最擔心的是不服他登基的群臣,畢竟他們是朝廷的主力。
在威脅和逼迫下,李隆基終於寫了退位詔書,還拿出了傳國玉璽蓋了章,把皇位傳給李瑛,並且嘉獎了他除掉李林甫這一大奸臣的事跡,而李瑛也沒著急把聖旨宣讀,而是選個良辰吉日準備在登基的時候宣讀,不過有關詔書的事情,禮部的人提前知道了,因為他們要提前準備新帝的登基之事。
但是李瑛不想節外生枝,所以他準備先找一些臣子來說一下他要登基的事情試探下臣子的態度,當然被邀請的臣子之中也有蘇某人在。
蘇致遠也想知道李瑛為什麼幫他,所以如約到了李瑛的府上。
長安的流血事件早知處理完,知道的人寥寥無幾,就是有知道全部事情經過的,也沒有人敢聲張,李隆基也在皇宮之中被豢養了起來。
很多朝臣本來還想著為什麼皇宮之中多日不上朝了,手頭積壓的諸多事物和奏折不知道該如何辦,又死活見不到皇上,如今聽聞皇子李瑛的召見,總覺得二者有聯係,雖然之前的奏折都不是李隆基親自批閱,都是由李林甫一手操辦的。
蘇致遠過來的時候還不算晚,有一些朝臣還沒有到,李瑛端坐在首座,閉目養神,底下的人很安靜也沒人說話。
“主子,蘇大人到了!”邊上的奴才在李瑛跟前輕聲說了一句。
李瑛睜開了眼睛,看到了才到來的蘇致遠,笑著點了一下頭,蘇致遠也笑著回禮。
堂中還有幾個座位空著,顯然還有人沒有到,但是李瑛吩咐了讓下人去把大門關上,禁止其他人隨意進入。
隨即,屋子中的大門也被關了起來。
各個朝臣朝著李瑛看了過來。
李瑛笑著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朝著下方走了過來。
“諸位都是朝中大臣,都是我大唐的棟梁,我李瑛心裏也是十分敬佩諸位,隻是我父皇身染重疾,無力再把持朝政,故傳位於我。”
話還沒說完,地下的人就互相竊竊私語,交頭接耳,顯然對這個消息感覺到很詫異。
李瑛也不在意,好像對群臣的詫異感覺到是預料之中的樣子,繼續說道:“這是因為事發的突然,所以父皇才沒有把此事告訴大家,也是怕有宵小之輩趁機作祟,我想諸位大人都能理解吧。”
此事下麵一個文臣問道:“那殿下有玄宗陛下的傳位聖旨嗎?”
李瑛招了招手,他的心腹手下就把聖旨拿了出來,展開給大家看,果然是玄宗的字跡無疑,上麵還有著玉璽的印章,這一點確實真真實實的。
很多大人見到聖旨點了點頭,也鬆了口氣。
不過有些直腦筋的臣子就不懂事了,想要把事情打破砂鍋問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