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監國公公(1 / 2)

“若不是鄒先生去相求,你怎會輕易脫身。”葉向高教育被釋放的繆昌期,“以後你在人文書院要好好做事。”

葉向高希望此事盡快平息,自己又不好出麵,便請來鄒元標。

“學生知道了。”繆昌期雖然憔悴許多,但並未受皮肉之苦,也算幸運。

“繆兄。”楊漣、左光鬥等人前來祝賀他的出獄,見他毫發未損,頗為好奇。

繆昌期苦笑著逐個還禮,“這個魏四真不似想象的那般。”

楊漣與左光鬥對望一眼,未在說話。他倆方才還在爭論繆昌期在獄中會被折磨成什麼樣。

魏四的“捉放繆”使他在官員眼中的形象大有改觀,顧秉謙幾人趁機舊話重提,聯名上書他任“監國公公”。

這次魏四沒有拒絕,因為他很清楚有了這個身份,很多事才會好辦。於是王體乾等人開始操辦,在八月初魏四正式成為大明朝的“監國公公”,代幼帝處理政事。

其實說白了,魏四就是攝政王,大明的實際掌權者。

文武百官中有人反對,但成為極少數,大多是不表態,包括葉向高等閣臣。國家需要有個人來做最終決定,從目前來看,幼帝成年之前,魏忠賢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中國曆史上攝政王很多,但下場大多很悲慘,魏四呢?他的結局會怎樣呢?

魏四顧不得想結局,因為從遼東傳來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消息。由於在六月毛文龍突然襲擊大金的後方重鎮鞍山,努爾哈赤不得不從蒙古撤軍。回到沈陽的努爾哈赤便已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但為了消除毛文龍這股明軍勢力,以保後防安全,他又親自前去勘察地形,指揮部署,結果病倒。

病勢猛烈,據傳努爾哈赤已奄奄一息。

不知是不是上次寧遠之戰中炮傷所致,但努爾哈赤即將斃命是確定的。魏四很清楚在努爾哈赤死後,大金不會亂,雖然有波折,但最終皇太極將登位。

之後呢?皇太極必然會極力消除其他貝勒的權力,以穩固自己的政權。當然他也要拿出點成績讓大金臣民知道他不亞於自己的父汗,所以攻擊大明是遲早的事。

也就是說寧錦之戰即將發生,而這是魏四早已認定的最佳反攻時機。

雖然還未來到,但提前準備應該沒錯。早朝上,立在龍椅旁的魏四將努爾哈赤病重的消息傳給眾臣。

由於這是機密,大金方麵封鎖很嚴,所以包括兵部在內都還不知道。聽到這個消息,眾臣頓時興高采烈,似乎危險已經遠離。在他們心目中,努爾哈赤就是大金,他不存在,大明便無虞。

魏四看著他們的模樣,不由搖頭。他們還不知曉更大的危機在等著,因為皇太極比他老子一點都不差。

魏四沒有說出自己的計劃,而是在散朝後,留下內閣葉向高四人及孫承宗後,才說出。

“議和?”這幾人驚奇不已,以為聽錯。

孫承宗道:“魏公公的想法好是奇特。按說努酋將死,應趁機布置人馬,待他死後建虜大亂時,借勢奪回失地才是。”

魏四微笑道:“孫大人所說不無道理,但我敢肯定大金不會在努酋死後大亂。”

“他這麼多兒子,哪個不想稱汗,怎會不亂?”孫承宗很有把握。

“好吧,咱們就建虜會亂來說。”魏四分析,“當有外敵來犯時,孫大人有多少把握他們不會因此而更加團結?或者說他們會不會更加團結以擊敗外敵呢?要知道,這正是借機擴大自己影響的時刻。”

“那也無需議和吧。”葉向高道。

魏四笑道:“議和隻是假象,是給他們亂的時間,給咱們準備的時間。”

孫承宗不解,“給他們亂的時間?”

“若孫大人是剛剛登位的汗王,政權還不穩固,這時最大的敵人卻來示好,會怎樣呢?”魏四問。

“當然是抓住這個時機穩固政權。”孫承宗答道。

魏四不再說下去,他想這幾位聰明人都應該明白了。最終大家同意魏四之計,待努爾哈赤故去,新汗登基之際,由遼東經略袁崇煥派人前去“議和”。而暗地裏,孫承宗開始加大向遼東派兵的力度,其餘各部各科則暗地裏加緊籌措遼東軍餉和糧草等。

當這剩下魏四和孫承宗後,魏四又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關寧鐵騎。大致方向是以山海關、寧遠等處的騎兵為主,再招募和注入其他各方麵的騎兵,使之成為可以和大金鐵騎抗衡的隊伍。

至於資金等方麵,會盡可能地向這支隊伍傾斜。

孫承宗聽得心潮澎湃,當即表示立刻暗地組織這支隊伍。

然而關於魏四不是太監的流言越傳越甚,更有說當今小皇帝乃魏四在慈慶宮時與王才人偷情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