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 二十罪(2 / 2)

“謝主隆恩!”眾臣謝恩站起,然後就愣在那,目光齊聚在一人身上,魏四。

他,他怎麼回來了?

這一刻,葉向高、楊漣等人更加確定魏四在內宮的專權。他不在時,皇上不會上朝,他這一回來,就上朝了。這說明了什麼?這還能說明什麼?

“有事稟奏,無事退朝!”王朝輔倒迅速,希望盡早結束早朝。

所有人的目光聚在楊漣身上,因為他是主將。

“臣有奏。”楊漣朗聲道。箭已在弦,不得不發,你魏四在與不在都一樣。

“奏。”王朝輔道。

朱由校揮著木頭匕首,跟著道了聲,“奏,奏,殺,殺。”

楊漣盯了眼魏四,展開奏疏,奏道:“高皇帝定令,內官不許幹預外事,隻供掖廷灑掃,違者法無赦。聖明在禦,乃有肆無忌憚、濁亂朝常如東廠太監魏忠賢者,敢列其罪狀為陛下言之。”

開篇講完,立刻引來眾臣喝彩,渾然忘了這是大殿,皇上還坐那呢。

再看魏四,麵不改色,目視前方,不為所動。

“東廠魏忠賢本一市井無賴,中年自閹入宮,初以小信小忠贏得寵愛,發展到敢為大奸大惡以亂政。自他專權後,聖旨多出於他傳達,真假難辨,甚至還有私寫批語的現象,壞祖宗二百年之政體。其罪一。”

“魏忠賢插手朝政,翦除異己,閣臣劉一燝,標榜萬古綱常的左都禦史鄒元標皆被他唆使言官彈劾而去。其罪二。”

“王安有功於先帝,操心慮患護持孤危;今皇上倉促受命時,王安也有擁衛防護之功。可魏忠賢以私忿害死王安,使其身首異處,肉喂狗豬。其罪三。”

“魏忠賢奉命回鄉募馬,一路上驕橫跋扈,在家鄉仗勢欺人,一兩銀子十匹馬,硬行分配。明搶豪奪,毫不顧忌,丟盡皇家臉麵。其罪四。”

“插手熊延弼大人之案,明目張膽地索賄萬兩白銀。未能得到,便以‘傳首九邊’泄憤。其罪五。”

“先帝駕崩,與帝妃合謀占據乾清宮,以幼主為要挾,企圖霸占內宮。其罪六。”

“與皇上乳母勾搭成奸,不以為恥,反而因此與宮人大打出手,相互辱罵,令人不堪。其罪七。”

“騰驤四衛營乃內宮禁軍,職責為保護皇上保護皇宮。魏忠賢卻引兵出宮,其心何居?其罪八。”

“魏忠賢為宮中閹人,卻妖惑萬曆皇帝,得以娶妻納妾,滑天下之大稽。其罪九。”

“即使為司禮監禦筆,俸銀也有限,而魏忠賢在外有巨大豪宅,若非取不義之財,怎能擁有。其罪十。”

“先帝故去,魏忠賢常出入仁壽宮,與先皇妃把酒言歡,烏煙瘴氣,倫常難容。其罪十一。”

“魏忠賢結交江湖匪人,曾為丐幫弟子,與逆賊聞香教中人多有往來。其罪十二。”

“私自出關,名為勘察,是否與建虜勾結,是否為金人奸細,實為可疑。其罪十三。”

“魏忠賢義父孫暹過世,遍尋寶地安葬,陵墓規格堪比皇陵。其罪十四。”

“東廠本為明察犯上作亂之人,非擾民也。自魏忠賢上任後,鬧得雞犬不寧,片言隻語違背了他,立即遭逮捕。不令內閣知曉,不需內閣擬票,任憑造謀者設網害人,其勢不亞於宋朝的黨禍。其罪十五。”

“魏忠賢勾結朝廷官員,以恩惠相誘,使黨羽盤踞朝中,與先朝劉瑾招納亡命之徒如出一轍,令識者每為寒心。其罪十六。”

“魏忠賢乃內宮之人,竟與外臣勾結,不經內閣,不經兵部,私自購進火炮軍火,令人發指。其罪十七。”

“重啟外稅,並派內監監督,與前朝的‘礦稅之禍’如出一轍,致使民生怨道。其罪十八。”

“薩爾滸之役,魏忠賢以‘淨軍指揮使’在遼東,私自招募軍隊,培植勢力。將士損失殆盡,他卻能平安而歸,原因何在?若不通敵,若不降金,怎會全身而退。其罪十九。”

“魏忠賢把持內宮,無人臣之禮,傲慢驕橫,以‘九千歲’自居。禍心顯露無遺,賊子之心,不寸割不足以抵他的罪。其罪二十。”

楊漣洋洋灑灑地痛訴魏四罪行完畢,仰頭蔑視地望向魏四。

“臣有奏。”“臣有奏。”……

接著眾臣齊齊發力,大有置魏四於死地之意。

葉向高未開口,他不知道說什麼。也許,他也想看看魏四如何應付。

“既然諸位大臣都是彈劾我的,我可以進行自辯嗎?”魏四終於開口,麵無表情。

暴風雨來臨前總是很平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