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魏四還是晚了一步,孫承宗已趕往山海關。
魏四急忙來到文華殿,不等葉向高相問便直接道:“萬萬不可退守關內。”
“為何?”這個問題眾臣已討論過,已達成一致。
魏四道:“退回關內,那就是把關外土地、關外百姓白白送給努爾哈赤。最可怕的是這會傷了邊關將士的心,使撤退成為一種慣性,一發不可收拾。”
葉向高反過來寬慰他,“努酋即使占了那些土地,也會拋棄,回到老巢,這是他們的戰略。魏公公無需擔心,待他們撤退後,再奪回便是。”
“好是可笑。”魏四道:“就拿寧遠城來說,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建城,拱手相讓,待拿回個廢墟再去重建。葉大人,你不覺得太可笑嗎?”
“魏公公說的也有道理,許多大臣也提出這個問題。”葉向高道,“但敵軍三十萬鐵騎,阻擋猶如螳螂當車。而將所有實力聚於山海關,才有可能與之抗衡。常言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退入關內,保存實力,便可不懼金兵來襲。”
“葉大人可發現大金的戰略與從前有何不同嗎?”魏四決定從另一個方向說服他。
對軍事,葉向高一竅不通,搖搖頭。
“葉大人是否注意到大金老巢的變化?”魏四提醒。
“赫圖阿拉,遼陽,沈陽。”這個葉向高知道。
魏四冷冷地道:“不錯,努爾哈赤現在的戰略已不是打下一個城,搶了糧食,搶了女人便回去,他已開始穩打穩紮,漸漸向前推進。所以我們萬不可再掉以輕心。”
“但現在決議已成,孫大人已趕往山海關親自指揮,怎辦呢?”葉向高覺得魏四說的又一定道理,有些後悔自己的草率。
遼東經略是有權獨自處置遼東事務的,所以上報的奏疏隻是走過場,而孫承宗不敢掉以輕心,已親自前往前線指揮。
在這裏紙上談兵是無用的,魏四略作思考,說出心中想法,“葉大人,魏四將以監軍身份前往前線,還請葉大人到時不要阻擾。”魏四這是客氣,宮內派監軍,外廷哪有權幹涉。
“魏公公忠義無雙,智勇雙全,令人欽佩。”葉向高由衷讚道。這當口,大家都避而不及,誰願去前線犯險。
回到司禮監,魏四說了此事,立刻招來王體乾幾人的反對。
但魏四去意已決,“就這麼定了,三日後出發。”
要去前線,魏四回到魏府向眾人告別。
“我也去。”尤三妹馬上道。上次薩爾滸因為生病,未能體驗戰爭的激烈場麵,心有不甘。
魏四猶豫道:“此次恐怕會是生死大戰,你還是留在京城吧。”
“那不正好,萬一你有意外,也有人給你收屍。”三妹的話雖然不好聽,但卻表明了態度。
“姐,不要說這不吉利的話。”楊留留忙道。
原打算晚上呆在府中,但想想還有很多事要做,魏四吃過晚飯後上了馬車回宮。
兵貴神速。努爾哈赤的作戰風格一向是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為何這次會如此張揚?車上的魏四閉目遐思。
三十萬?還要把自己的兵力說得如此清晰,有些古怪。薩爾滸之戰後,大金鐵騎發展迅速,說十幾萬或者二十萬都有可能,三十萬應該是誇大其詞。
努爾哈赤為什麼會這樣做呢?喜歡換位思考的魏四將自己想成努爾哈赤思考起來。
這隻能說明一點,那就是這次進攻是虛張聲勢,是假的。
但他又為什麼會這樣做呢?
魏四想起“狼來了”故事,頓時明白過來。這次是假的,但很快就是真的。他是想以這次假進攻來麻痹大明,而當大明懈怠時,出其不意地真進攻便會來到。
猜出努爾哈赤心意的魏四不由“哈哈”笑起,馬車卻突然停下。
“小兔子,怎麼回事?”他掀簾問道。然後,他就感覺到一柄劍指著他的喉嚨。是感覺,因為無月,漆黑一片,但那劍的殺氣卻蓋過冬夜的嚴寒令魏四不寒而栗。
“魏忠賢,魏公公?”一黑衣人出現在他麵前,冷冷問道。
魏四開始後悔沒讓孫雲鶴等人保護便出宮,隻好苦著臉道:“正是,壯士是哪位?”
“要你命的人。”他的臉靠近魏四。
“黃昏。”魏四馬上認出這位隻見過一麵的黃山掛雲穀殺手。
“下來!”黃昏並沒因為魏四叫出他名字而慌張,冷冷地道。
被劍架在脖子上的魏四緩慢下來,見前麵馬伕和小兔子趴著,厲聲問道:“你殺了他們?”
黃昏道:“他們不是我要殺的人。”
他要殺的人是魏四,“鞭公公”似乎難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