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章 平亂(二)(2 / 2)

擒賊擒王,魏四遠遠見對方大旗所在,揮刀指揮精銳騎兵,“殺向那!”

“殺!”騰驤四衛營將士大吼著跟隨魏四殺過去。

魏四身後,尤三妹穿著士兵服,軟鞭左右飛舞,十分淩厲。

見一隊官兵已將殺到跟前,侯王驚慌命令,“魏七,給我擋住!”自己卻掉頭縱馬向後退去。

奶奶的,膽小鬼。魏七心裏罵著,硬著頭皮揮刀催馬迎上去。然而到了跟前,他的馬停下,他的刀停在半空,他的眼睛瞪得圓圓,他的嘴巴半張久久,才說出話來:“魏,魏四哥……”

雖然留起了胡須,雖然臉龐上多了塵土,雖然紅巾裹頭,但魏四仍一眼認出,“小三……”

離京的小三化名魏七來到山東,投到徐鴻儒門下,成為他的親信。魏四的三弟不就是魏七嗎?

在這次起事中,小三表現得積極勇敢,深得徐鴻儒喜歡,被任命為總兵。

“這人交給我。”魏四向手下大吼道。

士兵們紛紛繼續向前追擊,隻剩下魏四、尤三妹和小三靜立在坐騎上,與周圍的廝殺聲格格不入。

“你是束手就擒呢,還是我來動手?”魏四帶著責怪的眼光望著小三。

“魏四哥……”小三隻會低著頭喊這一句,不敢與魏四正視。

魏四略作思考,有了主意,“你還是快些走吧。”

“魏四哥,我投降!”小三不想走了,他清楚在魏四哥麵前是永遠走不掉的。

“你不可以投降,你快些走,回到鄒縣,回到徐鴻儒身邊。”魏四簡短地道。

“為何?”小三不解。

魏四苦澀地笑道:“因為我希望你能讓徐鴻儒投降。”

“你是說?”小三似有些明白。

“不用多久,大軍便會壓到鄒縣城下,到時,我想你知道怎麼做。”魏四很信任地望著他。

小三還想說什麼,尤三妹嬌喝道:“還不快走!”

起義軍已在逃竄,士兵們已追過來,若看到魏四私自放走敵人,不知會惹出什麼麻煩呢。

“魏四,為什麼不追擊了?”楊肇基轉眼來到跟前。

魏四抬頭看,小三已消失在亂軍中,笑道:“這不等著老將軍您嘛!我可不能把功勞全搶了。”

楊肇基大笑,“你不搶,我可就去搶了。”

一舉擊潰來犯義軍後,楊肇基與魏四馬不停蹄,乘勝驅兵隻用幾日時間便收複郯城、台兒莊、嶧縣、費縣、平邑等地。

按原計劃,明軍分兵兩路,巡撫趙顏領兵佯攻鄒縣,逼迫徐鴻儒不得不召回各路軍馬。而另一路由楊肇基帶領包括魏四在內各部不斷收複各地,到七月中旬,曆經二十餘戰後,僅剩鄒縣這塊孤城負隅頑抗。

徐鴻儒在城內散發流言:若官兵破城,則會屠戮城中百姓。於是城內軍民誓死抵抗,明軍攻勢受阻。

這時,河北方麵的於弘誌起義已被鎮壓,未能成氣候。而作為聞香教教主的王好賢卻一直未有動靜,讓人不解。

沒有什麼不解的。本約好中秋舉事,你們提前行動,那最好不過,我可以根據形勢發展來決定下一步行動。

當聽聞於弘誌被殺,徐鴻儒僅困守一城後,他決定逃遁。於是,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他玩起失蹤。

徐鴻儒想不到這點,他還在等著其餘各處給自己響應支援呢。

“一個小小的鄒縣,日夜攻打,我還不信攻不下來了!”城外大營,楊肇基憤怒地道。

“即使攻下也是座廢城,得不償失。”魏四不同意。

趙顏未發表意見,因為他覺得有他二人在,根本不需要自己多嘴。

楊肇基問:“那你有什麼好辦法?”

“向城內傳去消息,我軍隻處置叛亂者,對老百姓會秋毫不犯。”魏四已有主意,“對於主動投降的叛亂者,我軍也將免於處罰。”

“這樣有用嗎?”楊肇基懷疑。

“攻得越猛,敵軍的意誌越會堅定,不如從心理上瓦解敵軍。”

楊肇基想了想,點頭道:“有道理。好,暫停攻城三日。”

“另外,我與徐鴻儒有過交往,欲進城勸降。若能成功,也可免了一場戰火。”魏四又道。

“這不可以。”楊肇基和趙顏異口同聲地阻止。

魏四微笑道:“不用擔心我的安全,徐鴻儒這類人是不會殺使節的。”

“隻怕窮凶極惡,下了殺手。”趙顏擔憂地道。

“那是對別人。對我,他下不了這個殺手!”魏四自信地道。

“為什麼?”

“因為我是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