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 驗收(2 / 2)

皇太極獻計,掘開城西閘門,泄出護城河水,八旗軍隊兵臨遼陽城下。袁應泰被迫撤回城內。

雖然遼陽城頭有大明最新式的火炮武器,全城百姓也紛紛上城死守,但在金軍的猛烈攻擊下,西門攻破,城中大亂,金軍占領遼陽。袁應泰自刎身亡,新上任的巡按禦史張銓,這位薩爾滸之戰的幸存者不幸被俘。

關於張銓多說幾句。努爾哈赤親自出麵勸降,被他斷然拒絕,從容就義,令人敬仰。

遼陽失陷,遼河以東大小七十餘城,望風而降;遼河以西軍民也紛紛逃竄,自塔山至閭陽二百餘裏,竟荒無人煙。

所有的這些都發生在這幾天的時間,而努爾哈赤就在這天已決定遷都遼陽,宣告大明與大金的主戰場已轉移到遼河以西,廣寧城首當其衝,成為必爭之地。

“魏公公,袁某任務完成,這就回兵部了。”袁崇煥來告辭。遼東戰火重燃,他又心動起來。

魏四又謝數聲,並讓趙應元、徐進教拿來些許禮物給他。他本不要,魏四道:“許多事疏通很重要,為實現大誌,有時必須委曲求全。這些你會用到。”

說的有道理,袁崇煥這才接受。

現在還不會用你,因為有熊延弼。魏四心想。別忘了還有個孫承宗呢,你還得老老實實地呆著。

沒錯,朝廷第一個想到的人還是熊延弼,他的好友楊漣、左光鬥等人紛紛上奏舉薦。尤其是劉一璟,更是毫不客氣地指出熊延弼在遼東,金並不敢犯;熊延弼離開遼東短短數日,沈陽、遼陽便淪陷。如此巨大的反差隻能說明一點:唯有重新啟用熊延弼方才可救大明朝。

曾經彈劾熊延弼的大臣們這時都選擇了沉默,因為事實擺在眼前,無可爭辯。

於是熊延弼被召到乾清宮,在眾閣臣和王安等人麵前闡述自己的複遼方略。當然還有小皇帝朱由校,雖然他隻顧把玩手中的木頭玩具。

熊延弼提出“三方布置策”:

一、確保廣寧。用馬步軍在遼河、三岔河築起第一道防線。

二、在天津、登萊設立撫鎮,操練水師,不斷襲擊後金占領的遼東半島沿海地區,以動搖敵人軍心,伺機收複沈陽。

三、向朝鮮借兵,並在山海關駐蹕,以節製三方。

眾臣聽他軍事部署後,露出欣喜之色,經過簡單商議後,王安代皇上賜他尚方寶劍,並令兵部從京營選兵五千隨他出京,經略遼東。

然而此次已遠非前次可比,他已沒了指揮全軍獨斷專行的權力。他的屬下隻有帶來的五千兵馬駐守在山海關,而巡撫王化貞擁兵十三萬駐防在廣寧前線。這兩人的矛盾早已到白熱化,王化貞怎會服從熊延弼的節製?

內部不和隻能有一個結果,失敗。又一次大敗在這時已經注定。

漸入嚴冬,魏四牽掛尤三妹消息,回到宅子。楊留留等人淚水漣漣,想著千裏之外的天山該是怎樣的情景。

魏良卿已去海波寺浴室幫忙,費千金說很會來事,很快便能獨自主持。

留留與秀秀、楊六奇相處得也還行。每每看著秀秀,她心中就在祈禱尤三妹她們能平安回來,拿著那千年雪蓮。

千年雪蓮沒見到,不知多少年的人參擺在麵前。這時魏四剛剛離開,留留呆呆望著眼前這位比自己歲數還大的中年男人,他正跪地向她磕頭,嘴中喊著“娘”。

“留留姐,他喊你啥?”李善慧以為聽錯了。

“娘。因為我是魏公公的兒子。”這人當然就是崔呈秀。他決定趁熱打鐵,他決定從側麵下手加熱,所以他在魏四不在時出現。

“我認識他,他是我們在路上遇到的。”楊六奇和秀秀進來,指著崔呈秀笑個不停。

“妹妹,妹夫。”崔呈秀很有禮貌。

“嘿嘿,大舅哥。”楊六奇這孩子象個大人般。

崔呈秀又麵向楊留留,“娘你看,我不是假的。”

我暈,留留連忙以手捂麵。你不是假的,我可無生出比我還大十幾歲兒子的本事。好吧,好吧,你不是假的,我是假的,成不?

“別亂叫,看把留留姐嚇得。”李善慧瞪他道。

咱們的崔呈秀怎會就此停下。他對李善慧道:“這位一定就是二娘吧。孩子也準備了一份禮物。”聽說皇上禦賜兩位美人給魏公公,那這位必是另一位。

“什麼二娘三娘啊,你再亂說,我叫人趕你出去。”李善慧羞得麵紅耳赤,尷尬萬分。

“不亂叫,不亂叫。”崔呈秀忙道,“還請二娘先收下孩子的孝心再趕不遲。”然後向外大喊,“李藩,禮物。”

李藩捧著禮物進來,又是不知多少年的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