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自救(2 / 2)

管理國家靠一顆赤誠忠君愛國的心是遠遠不夠的,靠嘴皮子每天攻擊這個,彈劾那個也是不夠的,應該還要有能力,給百姓帶來幸福,給國家帶來穩定繁榮的能力。

既然沒人求,我就自己行動吧。次日一大早魏四直接來到刑部衙門前高舉為談濟生所寫的狀書。

已為刑部尚書的張問達乘轎來到,見此情景下轎近前,看是魏四,驚道:“你不是魏四嗎?”

“正是小人,張大人。”魏四認出。

“你這樣做所為何事?”張問達問。如果說那次玉虛觀剿除聞香教時,他對魏四隻留下少許印象,那麼最近大家一直在談論的移宮事件中魏四所起到的作用引來他的注意。

“談禦醫蒙冤入獄,請大人明察。”魏四高舉狀書。

談濟生的事王之寀曾在他麵前提起,但由於近來各部各科人員變化很快,刑部亦是如此,這些受“紅丸案”牽連的人員便被擱置下來。“進來吧。”他先入了衙內。

接過狀子,張問達閱完,疑惑問道:“魏四,你與談禦醫是何關係?你如何認定他是冤枉?他的事本官知道,正因為有他的那份證明,方大人才敢帶李可灼入宮獻上那粒‘紅丸’。”

“但那證明是假造的。”案下的魏四很肯定的道。

張問達停一下,道:“這個案子牽扯的人很多,刑部會認真審理。你先回去吧。”

魏四並未聽從,顯得很氣憤,“張大人,也許在你們這些大人物眼中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就是在牢裏多關幾天嘛。但你可曾想過這些小人物也有家人,也要麵子。就拿談禦醫來說,這次入獄對他的家人是多麼大的打擊,而他的名聲又會因這次入獄受到多大的影響呢。”

“可是……”張問達猶在猶豫。

“小人知道張大人是個清官,不會冤枉好人。”魏四打斷他,“隻是礙於局勢的微妙,也有為難之處。但小人就不明白了,這滿朝的大臣嘴裏都是仁義道德,整日說著為黎明百姓著想,為什麼做的卻不一樣呢。”

張問達凝眉嚴厲望著他,“不可亂說。”

“這是亂說嗎?”魏四不卑不亢,依舊言辭鋒利,“你們東林人說這個是奸黨,誤國害民;說那個是邪派,禍國殃民。那麼你們呢?為咱大明朝,為咱大明朝的黎民百姓做了些什麼呢?”

“我們這才起步,很快就會有很多益國益民的舉措推出。”張問達不服氣地道。

魏四冷笑一聲,“很快?眼前這種明知冤枉卻不敢判的小案子擺著,卻畏畏縮縮,推推拖拖,實在叫人不敢奢望會有多快。”

在刑部多年的張問達也不是無能之輩,被魏四一激,拍案而起,“好,本官明日便親審這個案子。魏四,我們東林人絕不是你說的那樣膽小怕事之徒。”

“小人謝過張大人。”魏四心滿意足地離開刑部。

回到仁壽宮,魏四屁股還沒坐穩,就聽得外麵人聲鼎沸,忙出去查看,碰到東李選侍。她向魏四驚呼,“我姐姐她要跳井,你快過去。”

魏四快步到了井邊,見圍了很多人,而西李坐在地上懷抱著女兒啜泣不已。

魏四是仁壽宮總管,立刻有小太監來彙報說西李選侍拽著女兒在井邊要往下跳,幸好小女孩恐懼坐地上大哭大叫,才被宮人們發覺,過來攔住。

“都離開吧。”魏四將圍觀者驅走。東李這時已跑到,彎下腰拉著姐姐的胳臂,“姐,你要做什麼嘛。”說著跟著哭泣。

到底是姐妹,先皇故去,也不用爭寵了,倒相互憐惜起來。

魏四沒有絲毫憐惜,過去將東李拉開,指著旁邊的井對西李厲聲道:“你不是要跳下去嗎?現在沒人阻攔你,去跳吧。”說完,魏四把小皇女也拉開,“你一個人去跳,別帶著孩子,孩子是無辜的。”

東李埋怨道:“魏四,你做什麼呀!”

魏四不睬她,繼續對蓬頭亂發的西李怒喝:“你看你現在的樣子象什麼。不錯,沒有當成皇後,也沒做成皇太後,可那又怎樣?至少你還活著。王才人生了皇上,但她連活到現在做皇太後的資格也沒,你應該感到幸福。”

西李啜泣聲愈加厲害,但已無跳井的意向。

“想想她吧,你還有什麼理由去爭皇太後。”魏四瞪著她。

西李的啜泣漸漸緩下。是啊,若不是因為先皇的寵愛,我又怎能爭得過她?若不是我在先皇麵前常說她的閑話,她又怎能死得如此淒慘?

也就是說,皇上的生母間接死在我手上。想到這,西李心中直打寒顫。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做了虧心事,就怕敲門人。